古诗词赏析2(观沧海,木兰诗)

2022-09-21 13:1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赏析2(观沧海,木兰诗)》,欢迎阅读!
木兰,观沧海,古诗词,赏析

4、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1、①《观沧海》是东汉末年(三国)曹操所作。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他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心情像大海一样难以平静。

③《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④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2、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②“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3、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是大海的整体轮廓。汹涌的大海,突兀耸立的山岛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④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5、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说日月星辰的运行,好像都出自于这浩瀚的大海。

②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③作者运用想象,表达了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6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7、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所见大海景物的部分是实写,想象日月星辰出自于大海的部分是虚写

5、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赏析1


1《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②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①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开篇设下悬念引出木兰从军的原因。

③“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是木兰从军的原因 ④她代父从军,体现出对家人的热爱 3、①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②“东市买骏马……”四句运用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夸张地表现了军情的紧迫木兰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③两个“旦”“暮”写木兰连日奔赴战场,表现军情紧迫 ④其中“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描写木兰奔赴战场途中夜不能寐,还烘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赏析2

1、①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关山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运用夸张,表现了木兰的矫健英姿。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表现了战场露营生活的艰苦,侧面体现了木兰的意志坚强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惨烈悲壮 2、①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写天子赏赐之多,侧面表现木兰功劳之大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写出木兰对家园生活的眷念表现了她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赏析3

1、①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④“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描写了恢复女儿


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是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

2、第六段,用比喻作结,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的巧妙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3、①全诗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

②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机敏活泼热爱亲人报效国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8af86d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