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心中的丰碑》鲁迅800字

2022-04-10 14:03: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我心中的丰碑》鲁迅800字》,欢迎阅读!
鲁迅,丰碑,作文,心中,800



开始读鲁迅的文章,选了《野草》中的几篇散文,后来又读了《彷徨》、《呐喊》中的一些小说。最令我感动和受到强烈教育的,是他在青少年时就感到故园“风雨如磐”,要“血荐轩辕”,表达了一个热血青年拔剑吁天血满腔的壮烈情怀。以后看到他笔下的人物多是缺点不少,令人啼笑皆非,却又感受得到鲁迅是噙着泪花在鞭挞他们,怀着恨铁不成钢的痛苦。后来我才懂得,他批判的是被旧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实际是批判旧社会。他用笔尖作枪尖,刺穿了旧中国的脸,把旧社会如何“把人变成鬼”揭露出来,警醒世人。



鲁迅生命的最后几年,是他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和斗士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至、升华到最高境界的日子。这个时候,正是国难深重、民族危亡、民不聊生的多难之秋,恰恰又是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对内残忍,对外下跪”,围剿红军和围剿进步文化最残酷的日子,又是鲁迅的健康最受疾病摧残的时候,他却要多方面作战。由于进步文化阵营内部的一些意见分歧和地下工作条件下的误会,他在对敌人战斗的同时,有时还不得不“侧着站”,以防自己人的误伤。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表现出他的大气磅礴,大义凛然,爱憎分明。他那著名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痛快淋漓地回击了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击污蔑、挑拨离间,公开赞扬了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而且公然表明“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这掷地有声的宣言,至今仍响彻寰宇。而这个时候正是红军长征先后到达陕甘宁地区的时候。还有,同一时期他为表明自己对“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态度而回答徐懋庸的信,虽然当时我并不了解内情,但感到鲁迅对两个口号是主张并存,对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是主张各个文艺创作流派在抗日的共同口号下实行大团结、一致对敌的。历史已经证明,鲁迅的意见是正确的。

但是,鲁迅在这艰难的时刻却离开人间、离开人民、离开祖国远行了。当报纸上刊登了“文坛巨子鲁迅逝世”的消息后,唁电、唁函、悼文、悼诗,从全国和海外各地飞到上海,悼念鲁迅的丧葬活动也就变成了人民群众向鲁迅宣誓、展示人民要求团结抗日的强烈行动。有些报纸上登的治丧委员会名单,除了宋


庆龄、蔡元培、沈钧儒、茅盾等人外,还登了毛泽东的名字,这更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在阴霾笼罩的中国,看到了一线阳光。

鲁迅精神与时俱进,永葆青春。鲁迅的方向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部分。我们今天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应该继承和弘扬鲁迅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很庆幸有了鲁迅这样的人,用鲜血撞击钢铁直至破碎,让这铁屋子透进来了光芒。这样一个明知道英雄没有什么好回报,也不知道自己的牺牲能否换来胜利,更对世界的一切黑暗真相熟之于心的人,依然义无反顾为这片土地上和自己不相关的大众去战斗去牺牲的人。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认为鲁迅先生就是那个黑暗时代里的“民族的脊梁”,他也将成为我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8bf6e2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