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酒驾入刑论文

2022-04-15 14:2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酒驾入刑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谈酒驾

字数2158

浅谈“酒驾”入刑

陈雪

(重庆文理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案件频繁发生,醉酒驾车的行为屡禁不止,这给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将醉酒驾车拟纳入刑法范围。这是我国立法层首次对频发的醉酒驾驶做出回应。酒驾入刑法,必然会给当下酒驾事故频发的现状带来极大地改观。刑法只是最后的手段,刑罚不是目的,而是预防酒驾的工具

关键词:酒驾入刑、酒精含量、法律、



随着酒驾事件的频频发生,造成了一幕幕惨剧及家庭的支离破碎,不禁让人们想到酒驾事件发生率到底怎样才能被竟可能被降低,是否需要将其列入刑法加大处罚力度。随着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液越来越频繁,酒驾所导致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汽车固有数量的增多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在惩处酒驾方面的缺失,更加导致了对于行为者的惩处不够,对效尤者的震慑也不够。

刑法是惩处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以刑法法条的形式将酒驾的责任论刑定罪,将酒驾上升到犯罪的高度,这不仅彰显了政府整治酒驾的坚定决心,也将为酒驾事故的处理、相关人员的定罪提供了法律的刚性力量。酒驾入刑法,必然会给当下酒驾事故频发的现状带来极大地改观,是一件有利交通安全的好事。

一、酒驾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含量时,人对外界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驶者而言,酒精含量越高,交通事发率也越高。酒后驾驶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驶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经常看到其他人酒后驾驶,于是便侥幸酒后驾驶,造成惨剧。有了以上思想作怪,驾驶者往往把酒后开车不当回事,使酒后驾驶屡禁不止。

二、中国当前对酒驾刑事行政处罚

20112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对刑法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将醉酒驾车这种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将于51日正式实施。 具体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为: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80()毫克。 饮酒后驾车的处罚标准为罚款500元,记12分,暂扣驾照3个月,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为行政拘15天,罚款1500元,记12分,暂扣驾照6个月。


三:支持酒驾入刑

对于酒驾入刑我持赞同的态度,首先这是国家对酒驾这一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严厉打击,强硬措施,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又一重大进步,确实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酒驾入刑需要对相关法律严格标准,做到法律清晰,执行严格,标准明确,在实际执行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酒驾入刑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在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建设方面任重道远,从酒驾一方面可以影射到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多类似情况,果仅靠法律条文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酒驾入刑法可以使得对于酒后驾车问题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对酒后驾车的人员产生一定程度的威慑力。我相信酒驾入刑后必然会大大减少由于酒驾所引起的交通事故,改善了交通安全问题。对政府,对人民,都是一件好事。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提请审议了《中华人们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将醉酒驾车拟纳入刑法范围。这是我国立法层首次对频发的醉酒驾驶做出回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也越来越多。不可否认,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便利,但与此同时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案件频繁发生,醉酒驾车的行为屡禁不止,这给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醉酒驾驶已经成为马路的头号杀手。如果醉酒驾车上升到刑法高度,除了惩治力度有所增强外,对酒后驾车这种恶习也是一个有效的遏制,我觉得在现今私家车越来越多,道路状况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国家的这一做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起码对某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司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国家立法层首次将醉酒驾车拟纳入刑法范畴也是合乎国情和现状的,它的出台有利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但从客观因素上来说,要从事前事中事后加强对酒驾的监管,不对只是事后以敬效尤,一罚了之。如某地实行的在酒店停车场安装监控,发现车主进酒店,用车主在车管所登记的电话短信提醒车主,结合酒驾入刑,达到我们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的目的,我觉得要强调入刑法的最终目的。

酒驾入刑本身也符合我国国情。我国酒桌文化盛行,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醉驾危害时间久、程度深。“醉驾入刑”、加大惩处是现实需要,完善了处罚的法律衔接。即酒驾行政处罚,醉驾拘役,发生严重后果的,以交通肇事或危害公共安全定罪。使得法律条文的设定更为合理,具有标本意义。醉驾入刑,不以情节是否严重、是否造成后果为前提,只要醉驾,就是犯罪,消除“可操作”空间,更为周密严谨,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标本意义。从执行情况看,从查处到判刑仅几个工作日,效率高;量刑以酒精测试数据为主要依据,科学合理。

但在我的观点上想强调的是刑法只是最后的手段,刑罚不是目的,而是预防酒驾的工具。要加强具体条款司法解释,明确量刑标准。要加大酒文化的健康引导,加强道路安全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 刑法修正案(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b181c15fbfc77da269b1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