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2-04-21 06: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居秋暝》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
山居,教学设计,反思

《山居秋暝》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廉江三中 柳丹

基本教学过程:

1、让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查阅诗人王维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的共鸣,为课堂上解读诗歌做准备。

老师:同学们都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了预习,我们读一首诗歌,首先要对诗人进行了解,那么大家对诗人王维有多少了解呢?

学生: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画家。 学生:他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生:诗人早期有积极的政治抱负,21岁中进士,后十多年,官至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

学生:他的仕途也不顺畅,后来由于李林甫把持朝政,以40为界,过上亦官亦隐的生活。

老师:不错,同学们都说得很对,本诗就是他后期归隐的作品。 2、自学诗歌,赏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以及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老师引导:大家多次诵读了本诗,它是属于哪一类题材的诗歌呢?

生答:山水田园诗。

老师:山水田园诗我们要抓住什么来赏析呢? 生答:诗中的景物描写,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

老师:不错,那么我们下面就分小组探讨,找出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并且探讨一下在景物描写过程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学生4人或6人一小组进行探讨分析。给予他们5分钟时间讨论,并有小组推举出发言人发言。

小组发言: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明月、松林、清泉、山石、涣女、渔人。


另一小组发言;表现手法有动静相衬,颔联第一句无声的静态,第二句是有声的动态,动静交错;颈联先写岸上的涣女,虽闻其声,未见其人,次写水上的渔人,由莲动推断渔舟将归,这一联是写人的活动,是以动态来写静态的。

老师评论:不错,大家都分析得十分准确,诗歌中描写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翠竹、莲花等静态的景物,通过“照、流、归、下”四个动词显示了动静相衬的特色。

3、小组探讨王维“诗中有画”的写作特色。

老师:前面我们提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中有“诗中有画”的特色,那么我们也来品味一下画中的诗意,先齐读诗歌,边读边感觉一下诗中的景物描写,谈谈你的感受如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分4组,每组负责一联,然后小组各自将总结下来的观点上黑板板书出来。

小组一;首联:空山新雨图,空明之感

小组二;颔联:明月清泉意象,给人清新高洁之感,表明诗人志向高洁。

小组三:颈联:涣女喧竹,渔舟莲动之景,刻画出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

小组四:此联不是写景,是抒情,王孙自可留,寄寓了诗人想长留此地,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老师点评:非常好,同学们对本诗中的写景以及抒情的句子把握都很到位了。那我们再齐读一下诗歌,看看能不能根据这些景物描写,背下这首诗歌。

4、难点探究“空山”中“空”的特色。

老师:我们以前在哪首诗歌中遇到过这个空字呢? 生:好象有一首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老师:不错,那么空山能说明什么呢? 生:没有人。 生:十分寂静。


老师:对,我们这首诗中山中明明有涣女在洗衣服,有渔人在打渔,却说是空山,主要是点出此处的清幽安静,诗人的心境也是宁静的。

5、总结此诗中的景物描写及其特点,以及诗人情感。 再次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并让学生课后完成《丹阳送韦参军》一诗的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de5a18ddccda38366baf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