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1)

2022-12-23 09: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1)》,欢迎阅读!
冷热,反思,温度,年级,科学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是《冷和热》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且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1.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预测一杯热水降温的规律时,需要学生讨论,猜测可能是哪种情况,并要求说出理由。由于学生小的原因,说不出理由,这一环节并没有让学生汇报说出理由,只是给学生的预测做了统计。

在测量热水降温过程中,时间是由各小组自己掌控的,我觉得既然是让学生去做实验,就应该完全放手。实验前我提出要求,当液柱到达一定高度,不再升高时,开始计时,同时要把当时的温度记在“0”分钟表格下。当然学生可能把握不稳,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但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得很好。

变化规律在何时得出较为合适。是在实验结束,汇报完数据时,还是在绘完曲线图时得出呢?教参中,是安排在绘完图后得出,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一测出数据,便能很快地看出是由快到慢,四年级学生尚未接触过曲线图






,又有几个会看曲线图的呢?

教学中,我遇到过许许多多这样的难题,有的通过精心设计,可以解决;有的至今还未找到解决的方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难题,才使得我们不断地去钻研,去探究,从而使自身得到提高。

总之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2361a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