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阅读答案

2022-09-18 07:0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漏子,答案,阅读,温庭筠

有关温庭筠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阅读答案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更漏 玉炉香》,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词的阅读训练。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阅读训练一

⑴简要赏析上阕开头三句,并说明其在全词中的主要作用。(4)

答:①“玉炉”“红蜡”“画堂”渲染出居所雍容华贵的气象,侧面写出闺妇生活的优裕(或“身份的尊贵”);②“红蜡泪”移情于景,暗示出闺妇心境的凄苦惨淡;③从闺妇的视角,著一“偏”字,无理而有情,突显出闺妇凄怨的情思。(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1)

[作用]奠定全词落寞伤感的感情基调;点明感秋悲思的对象,总摄全词;(2) 文学分享


有关温庭筠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红蜡泪”亦可答成“借景抒情”、“拟人”。

[作用]原答案之“奠定全词落寞伤感的感情基调”亦可答成“渲染出一种阴冷、愁苦的氛围”;原答案之“点明感秋悲思的对象,总摄全词”,共两点,只要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

⑵上阕后三句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闺妇形象?请简要分析。(3) 答:刻画了一个为离情所苦,辗转无眠,以致眉翠淡褪、鬓发散乱,倍感暗夜绵长、衾枕苦寒的孤独寂寞的闺妇形象。

“具体分析”分两层:“为离情所苦,以致辗转无眠”,1分;“因为辗转无眠,以致眉翠淡褪、鬓发散乱,倍感暗夜绵长、衾枕苦寒”,1分。

⑶全词结尾三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又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3)

答: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这样写,将思妇内心的空寂和一夜无眠的状态表现得含蓄、深沉而真挚,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评分建议:手法,1;表达效果,2分。

若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答成“情景交融”,此1分不可赋予。

表现手法亦可答成“叠词”,1;表达效果分析(“叶叶”、“声声”的叠用,将声音拉长,极有音韵律动之感,在表现雨声由夜至晓的绵延的同时,侧面写出长夜无眠、心中愁苦的身心状态,语极淡而情至浓。)2分。 文学分享


有关温庭筠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阅读训练二:

1.上片中的“秋思”是指________,根据是下片的______. 2.第四、五句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外貌表现她________,第六句中的“寒”字写出她_______的感觉。

3.下片直接写“雨”,间接写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上片写________,下片写________ 【答案】

1.离情 第三句“不道离情正苦” 2.辗转反侧,通宵不眠 独处无眠时

3.思妇 只有通宵不眠,才能听得那么仔细,每一滴雨声都能听

4.思妇所见 思妇所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2d40d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