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上对街道的称谓

2022-09-04 11:0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历史上对街道的称谓》,欢迎阅读!
称谓,北京,街道,历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京历史上对街道的称谓

作者:李友唐

来源:《北京档案》2011年第08

公元938年,占领北京的辽太宗将唐幽州城(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升为南京,又称燕京。1012年(开泰元年)改称南京析津府。街道分大街、小街、火巷、衖通四等。北京建都后的第一条胡同,是三庙街的胡同,位于现北京城内西南角,长椿街国华商场的后面。这是900多年前辽代建立的,当时名为檀州街。这条街由于历史上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后得名三庙街胡同。

到元朝后,规定大街24步宽,36.96米;小街12步宽,18.5米。南方多用巷,有的胡同可隔火,称火巷。元朝时有火巷384个,胡同129个。从元朝起有胡同称呼,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元流传下来有名字的只有砖塔儿胡同。

明清时北京街道,按大小排列是:大街、小街、巷、街、胡同。 明朝时火巷减少到内城16个,外城11个,共27个。叫巷的很少,胡同是最多的。明朝的胡同内城有900个,外城有300个。明朝人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明朝有街巷胡同1170条,称胡同的约459条。 清内城有1300条胡同。清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提街巷胡同2077条,称胡同的978条。清代《京师坊巷志稿》统计,当时北京城有胡同2000多条。

民国时期,1931年出版的陈宗藩《燕都丛考》记载:北京共有2623条大街小巷,其中有959条胡同。1944年,日本人多田贞一《北京地名志》记载有3300条街巷胡同。北京解放时有胡同2623条。1951年复兴舆地社印行的《北京街道地名录》,北京有3216条街巷,其中有1039条胡同。六、七十年代有5000多个胡同,死胡同200个。1982年《古今北京》说北京城区的胡同约有4550多条。1986年《北京街巷名称录汇编》说北京有胡同6100条。2003底,当时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区就有胡同1928条。为什么叫胡同呢 ?有4种说法: 1、胡同是浩特的谐音: 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比如呼和浩特、二连浩特。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就依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的城镇、街巷等称为浩特。后来,浩特一词又被汉人讹读成了胡同

2、胡同是忽洞的谐音:蒙古语中表示意的词汇发音为忽洞。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内仍有许多地方以命名,比如赛因忽洞、哈业忽洞。因为城镇居民的生活离不开井,因此逐渐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忽洞也慢慢演变成了胡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40caf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