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教研课比赛课公开课优质课省一等奖

2022-04-08 00: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山界》教案教研课比赛课公开课优质课省一等奖》,欢迎阅读!
老山界,开课,教研,一等奖,教案



二次备课 与反思

6《老山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章线索,学习按时间变化及地点转移的方式记叙事件。 3、运用生动的描述、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按时间变化及地点转移安排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除了“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之外,红军长征路上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了解过哪些红军故事?

今天,让我们通过《老山界》的学习,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基础过关

1.作者介绍: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背景介绍: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2、字词过关 (三)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老山界,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翻越。 2、怎么翻?(根据时间变化及地点转移) 提示:结合课后表格 (四)思考探究 1本文写翻越老山界,为什么一开始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 明确:瑶民大嫂的感情由害怕“队伍”到被谈话所打动,再到因和红军的关心而感到高兴。这个过程,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播种机。

2、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难”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①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细读品味】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往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


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许多”既说明山路的曲折陡峭,又说明红军战士人数之多;“之”字说明山路曲折、迂回;“连”“接”“分不出”写出火把与星光连接,说明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奇观”既表现了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也表现了对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的赞颂。 ②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③吃饭难:粮食奇缺、饥饿难耐 ④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细读品味】远远地还听到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叹息”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军队,又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想象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恶内战的情绪,从而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日,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豪情。 3、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 ①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②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③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④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4、克服这些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格?

明确: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情景再现

借助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再次感受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课后作业 1《新课程》-完成《老山界》 2、自主摘抄5个好句;

3、复习13首古诗,周二早读小测 4. 自主阅读推荐《红岩》

(七)板书设计

面临困难 如何克服

走路难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老山界 睡觉难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47352c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