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2023-04-10 08:14: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欢迎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中国,及其,影响,发展

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它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困难、挫折甚至几度陷入危机,却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发展和成长。作为人类社会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与古代埃及、希腊、两河流域、印度一样,也有着灿烂的古代体育文化。

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自有史以来,游戏与竞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以武术、气功和其他民间体育活动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便为后来西方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传入准备了内在条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在学习西方的浪潮中传入和兴起的,这其中以洋务派为代表,其在按西式编练的新军中,首先引进了西方的兵操,初期以习练英式兵操为主,后来多采用德式兵操。这其中,他们连同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两大措施,以及聘请外籍教练员等等,在其推动下,西方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才逐步开始进入中国。然而,中国人最初是通过了解奥运会来真正开始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1904年,第3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举行,中国的一些报刊曾刊载了这届奥运会的消息。由于这届奥运会的规模较小,再加上当时中国民众对现代体育了解甚少,这些报道只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1907年以后,一些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的人士开始在社会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同时1024日,著名教育家、体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5届学校运动会的演说中指出:此次运动会的成功,是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张伯苓先生建议中国加紧准备筹建奥运会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事实上,这便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1908年,一些报刊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第4届奥运会进行了报道:再过几星期,伦敦举行一次盛大的奥运会,世界上没有一个运动会能与奥运会相比。有的报道还建议要积极争取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此后与奥运会有关的字眼在更多刊物上出现。同年10月,在天津青年会6届学校运动会的颁奖式上,用幻灯放映了奥运会的盛况,天津青年会的美籍体育干事饶伯森还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前景,激起了同学们对奥运会的极大兴趣,从而将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参加奥运会的愿望推动了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最初实践和发展。

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随着现代体育加速从学校走向社会,以举办全运会、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为中心的竞赛制度便逐步确立。19248月,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全国性优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简称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成立,张伯苓任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副会长,沈嗣良为名誉主任干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但接管了先前由基督教青年会外籍人士主办

的各种体育活动,还组织开展了更多的各种分区比赛、单项比赛、体育训练班等,而且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体协的分会组织,这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此前值得一提的便是,1922年,国际奥委会选举了中国体育界著名领导人、远东体协的发起人、历届远东运动会的赞助人、第258远东运动会会长王正廷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中国的第一位和远东的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为此中国便开始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也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互相接受的重要里程碑。 1927年以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相继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其它国际体育组织。于1928年中国被正式获准派代表团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应该说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与奥运会亲密接触,但由于准备不足,只派了宋如海一人作为观察员身份出席而未参加竞赛,而这就是中国与奥林匹克开始。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


委会,使古老的东方大国正式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联系便逐渐密切,而后参加了第十、十一、十四届奥运会。其中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了比赛,他成为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中国选手。在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第8个入场,刘长春手擎大旗在前,总代表沈嗣良继之,再后是教练宋君复、留美教授申国权、美国人托平(当时上海青年会体育主任)。这次奥运会上刘长春参加了男子100米预赛和200米预赛,因长途跋涉、体力不支均被淘汰,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在第十一、十四届奥运会上,均因旧中国国力衰败而在运动成绩上留下了零的记录一副外国漫画这样嘲讽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三、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曲折历程及其新的征程

建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变化给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历程。

194910月下旬,在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改组建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全国体总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此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体总的地方分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对外代表中国的国家奥运会,主要任务是举办全国性的体育竞赛和运动会,负责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举办或代表中国竞赛活动。这为推动中国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体总成立后,陆续改组和成立了一批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为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发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又先后成立了一批行业性的体育运动协会。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组织和推动体育的发展,促进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它们是中国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基础。 然而,就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争端中,因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在台湾方面默认,19588月全国体总和有关单项体育协会不得不与国际奥委会和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断联系。随着社会进步和多方面的努力,19745月,国际击剑联合会代表首先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击剑协会入会的决定,同年8月和9月,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国际举重联合会相继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197910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会上一致通过了恢复中国在

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最终于19791126日,国际奥委会领导人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宣布,经过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通讯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1票费票、1票弃权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正式决定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将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机构留在国际奥委会内,但它不得使用它目前所使用的歌和旗。 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稳步发展

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但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且对整个体育运动都起着示范和带动的作用。40多年来,中国的竞技运动经历了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52年后,我国陆续建立了各级各项代表队,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如1954年陈镜开首次打破举重世界记录,之后佳绩连年。1956年通过各类竞赛,打破全国记录1300多次,显示出中国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才能和巨大潜力。

诚然,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坎坷十年,它给我国竞技运动以灾难性的打击。十年动乱之后,中国运动健儿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鼓舞下,开始向世界体坛顶峰攀登。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省级以上体委在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此后,又逐渐形成了在项目设置、竞赛制度和训练等方面都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战略思想,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1984729日,梦想终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784d34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