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课外古诗《竹里馆》赏析

2022-10-13 08:1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七下课外古诗《竹里馆》赏析》,欢迎阅读!
七下,古诗,课外,赏析

部编七下课外古诗《竹里馆》赏析



一、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赏析题:

1)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3分)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

1




(4)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简述理由。(3)



5)“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



6)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答案】

(1) 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 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D(3分。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4)示例:赞同。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答出一个方面即可,联系“弹琴”“长啸”作分析2;答出“烘托”或“反衬”1;仅答“赞同”或“不赞同”不得分)

5. 描绘出一幅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静、寂图景,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6.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倾述,所以就不觉得孤独。 5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描绘出一幅清幽澄净的图景。 6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

2




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a0ee2e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