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

2022-12-18 00: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欢迎阅读!
新教育,行动,实验,十大

教育实验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书香氛围。各校要进一步打造文化走廊,构筑文化载体,丰富文化视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美化景观布点,张贴名人格言,制作读书标语,设置校级和班级图书角,等等。通过“橱窗文化”“标牌文化"“命名文化”以及“墙壁文化”,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状态。

2。读书条件。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增加图书的藏量。加强设施建设,有足够的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以及报刊架。提高图书利用率,设立读书角,阅览室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加强校园网建设,设置相关链接,增设“书香校园”栏目,依托“师生博客”和“教师论坛",开展新书好书推介、时文美文共读、思想观点交流等活动.

3。读书组织。以学科、年级组或办公室为单位,建立教师读书会,培植教师读书自觉。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读书会,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建立文学社、小记者、广播站、兴趣小组等社团和组织,培育学校读书氛围。组织读书沙龙,促进大阅读和大讨论。

4.阅读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明确频率、数量、节点方面的硬性要求。按照“周月季年”“四段阅读计划",诵读古诗,赏析美文,阅读名著佳作.按照“写讲演节”的“四项活动计划”,撰写读书体会,做好读书演讲,组织情景剧表演,举办校园读书节。按照“师生家友"的“四项共读计划",生、生生、家长与学生之间共读书籍,学校举办读书展示会.

5.阅读引导。加强“晨诵、午读、暮省"引导,明确规定时间和数量,教师和学生记载阅读记录本。进行“阅读课堂"引导,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指导课、欣赏课、交流课、推荐课),对学生如何选书、如何正确阅读等及时予以指导.加强师生“读书成长册"引导,及时记录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每学期组织1次展示评比活动。实施“读写绘”引导,全区各小学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予以拓展。

6。考核评价。⑴教师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⑵学生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⑶班级读书情况纳入班级、级部考核。⑷开展“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推动读书人物”等评比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由每月、每周,逐步过渡到每天撰写。年轻教师每学期3~4篇,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2篇,每篇不少于1000.教师随笔可上传学校网站,交流共享。鼓励撰写专题性随笔

2。学生随笔。以日记为主,撰写内容不限,阅读感爱、见闻经历、成长感悟、心得体会均可。鼓励撰写其他主题性写作,通过学校网站专题帖、博客分享成果。学校开辟“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图书角随笔陈列柜.

3。考核评价.⑴组织沙龙活动,观摩成果,介绍分享经验。⑵组织优秀随笔评比,表彰奖励。⑶协助征文活动,推荐优秀随笔刊登发表.⑷学校每学年各编印1本优秀教师随笔集和学生随笔集。

(三)聆听窗外声音

1教育资源.运用政策法规、国计民生、热点新闻方面的最新资讯,充分发掘盐都本土厚德载物、崇文重教、乡风民俗、爱国爱民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科学的价值观。

2.活动形式.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校园评论、电影电视观看、“校园之声”新闻广播、先进事迹和重大时事、节日纪念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修身立己、热爱集体、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优良品质。

3考核评价.⑴相关部门确立目标任务,活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⑵学校评比“道德模范”“服务明星"或“感动人物”.

(四)培养卓越口才

1.组织要求.坚持话题常有、主题突出、立意高远的原则,每个班级、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均可以作为卓越口才培养的阵地。各条块、各条线正常组织活动,各学校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大型活动。

2.活动形式.通过交流、汇报、演讲、座谈、讨论、辩议、叙事、述评、故事等活动,营造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师生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考核评价.语文、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正常组织学生演讲。⑵纳入政教处、教导处、团委会、年级组年度工作考核。⑶学校组织相关评比,表彰奖励.

(五)构建理想课堂

1.执行依据.依据《盐都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和盐城市将制定下发的《课堂教学常态课达标要求》,参照盐城市一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和“学案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自主展示”的教学模式、河南樊相一中“五让六环节”的课堂做法,坚决摒弃低效课堂,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搞好常态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文化知识与生活体验的有机结合。

2。基本标准。要切实加强“三层面”和“六维度”的研究.“三层面":教师层面,主导入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层面,自主切入,乐观主动,永不言败。师生互动层面,彼此感染,教学相长.“六维度"参与度,关注学前参与和学中参与,引导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亲和度,课堂上愉快沟通,智慧交流,教师以理解和尊重之心,赢得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自由度,课堂气氛不压抑,不沉闷,轻松愉快,凸显人的生命价值。整合度,通过研读教村,解析文本,发现思想精髓和内容精华,以整合的思维,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思维度,找准学科属性,基于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度,通过问题情境和有效设计,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观察、模仿和体验。

3.保障手段.以“教学常规、问题引路、行动研究”为抓手,以“推门听课、观察法听评课、学科组与师徒捆绑考核”为手段,以“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成长规划”为动力,以“榜样示范、同伴练兵”为引擎,以“课堂达标、优课展评、基本功大赛”为平台,探索理想课堂途径,丰富教育验内涵.

4。考核评价。⑴每位教师重视教学“五认真”,每学期开设1~2节研究课、示范课。⑵学校正常组织教学常规检查,进行23次专项督查,开展12次成长汇报、达标验收、观摩研究、基本功考核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⑶区局正常安排教学调研,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视导,组织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组织全区“巡礼周"和“开放周”、管理干部“课堂教学展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

(六)建设数码社区

1。活动目的。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2.活动形式.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网站建“新教育实验”链接,设置若干栏目和主题帖窗口。建设各类“新教育实验”QQ群、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收获经验,收获信念,收获力量.收索、存储同伴网络,通过学习、借鉴,快速入轨,跃马扬鞭。建立健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正常快捷的网络、通讯信息联络机.

3.考核评价。⑴学校评选“榜样班级”“榜样老师”“榜样学生”“榜样家长"。⑵区局评选优秀“新教育实验”网站.以上评选,均可采用网络投票和实绩论证方式.

(七)推进每月一事

1。活动主题。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为宗旨,确定鲜明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一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可参考为,一月:学会吃饭,懂得节俭;二月:学会走路,遵守交规;三月:学会种树,热爱公益;四月:学会踏青,走向自然;五月:学会扫地,热爱劳动;六月:学会唱歌,走进艺术七月:学会运动,强体健身;八月:学会微笑,关心他人;九月:学会阅读,丰富知识;十月:学会尊老,懂得感恩;十一月:学会演讲,增强自信;十二月,学会反思,培养毅力。

2.活动建议。⑴活动计划。明确责任处室和当月活动主题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实施。⑵确定主题。与“时事”“时令”同步,与学校计划、区域实际相结合.⑶宣传发动。与“培养卓越口才”结合进行,通过国旗讲话、班会、橱窗、板报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参与。⑷升华阅读.依据主题,与晨诵、午读相结合,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⑸实践体验。通过动态展示(具体活动开展)、静态呈示(宣传窗、墙壁布置、简报等)、网上显示(校园网在线栏目、主题帖),分享交流每月主题教育的活动成果。⑹整理资料.收集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典型案例、成长故事等,归集存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aa9325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