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理解

2022-12-05 22:4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的理解》,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理解



财务管理的理解

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由粗放型逐渐地转向集约型。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有量不断扩大,它使市场更加的活跃,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增加了市场供给,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很多的问题与矛盾,除宏观条件外,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企业的资金运营困难困扰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激烈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企业一项迫切完成的任务。而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财务管理简单化,仿佛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忽视其整体管理职能;二是财务部门完全听命于"老板",忽视财务管理自身的规律性与相对的独立性。

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财务管理的内容就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方面,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所以,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回顾财务管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开始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大规模的持续通货膨胀导致资金占用迅速上升,筹资成本随利率上涨,有价证券贬值,企业筹资更加困难,公司利润虚增,资金流失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筹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成为


现代财务学的分支。80年代中后期,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经历了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盛行。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其结果,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在当今社会,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规避风险,如何运用合理的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了当下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走势,如何在世界经济中帮助企业掌舵成为了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于乱世中取得成就,这是一种怎样的快感。带着这份信念,走入经济圈这个五彩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每一天,说不定还会有异样的惊喜出现。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乐趣。

我的见解:

一、强化全面预算的约束机制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预算使企业能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预算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而且,销售部门在销售、费用等预算指导下,还可事先对市场有一定了解,把握市场变化,减少市场风险。 预算的约束机制实施后,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的投资决策

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它是有成本的,因此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因之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把好投资决策。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有很多种类:从投资回收的时间划分,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从投资的方向来看,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以投资对企业前途的影响为依据,可分为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以及初创投资与后续投资;确定性投资与风险投资;相关性投资与非相关性投资等等。这些分类是从逻辑划分的二分法划分出来的,每一种投资本身就具有多种类型的性质与特点,例如一项长期投资本身,它既可能是战略性投资,又可能是风险性投资等等。因此,必须考虑投资的四个方面。1)经济行为,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2)调查研究,投资决策是一个过程,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3)投资管理程序,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例如:有的投资,总经理个人可以做出决策,有的投资需经董事会批准,而有的投资则需报上级部门审批。4)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要赚钱,因之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e1b23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