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含义

2022-04-03 08:5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惊蛰的含义》,欢迎阅读!
惊蛰,含义



惊蛰的含义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惊蛰的民间习俗



每年惊蛰这天,在广东和香港,民间习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仪式。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592c9f551810a6f52486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