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2023-04-23 03:3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欢迎阅读!
乐景写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篇描写戍卒生活的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描写戍边的兵士在还乡的路上,因途中的景物回忆起来时的风光,无限的感触都因这一回忆勾引起来。写得声情凄婉,感慨往复,被晋人谢玄称作三百篇中最好的诗,从曹植以下,许多诗人一再模仿。



这四句诗具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决非偶然,王夫子《姜斋诗话》中指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在柳枝迎风披拂的春天,兵士离开家乡远征戍边;如今罢戍归来,正碰上大雪纷飞的冬天。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在这里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痛苦的离别,更加深了离别的痛苦;用凄凉的景物来反衬幸福的归来,更增添了归来的喜悦。这四句诗正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反衬艺术手法,所以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衬托,又称映衬,是借他物衬托出主要事物,形成一种氛围,可以使文章显得更精神,更有突出主旨的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首先,谈谈以乐景写哀这一手法在一些名篇中的巧妙运用,以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乐景写哀,首先致力描写湖光山色、自然风光之美,形成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然后放开笔墨来写事,梦幻般的美丽景色反衬着痛苦的现实,更加使人感受到痛苦万分。



乐景写哀,情况也不一致。有的是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痛苦的离别,通过这种反衬更加深了痛苦的心情。如江淹《别赋》里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这是一段描写令人黯然销魂的情人离别的文字。头四句,写春日水边送别情景。人生自古伤别离,更何况是情人之间。文中用春草来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感伤气氛。后六句,写别后秋夜相思情景。分别之后,怀念之情无时或已。如珠的秋露,似珪的秋月,这一切美好的景色更牵动了思念之情。同时,也更反衬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另外,有的是用美好的景物反衬黑暗的现实。通过反衬,更显示出现实的黑暗。叶紫的《岳阳楼》是一篇揭露现实黑暗,立意于战斗的散文。文章先刻意描绘了美丽、明媚的湖光山色:



湖,的确是太美丽了;淡绿微漪的秋水,辽阔的天际,再加上那远远竖立在




水面的君山,一望简直可以连人们的俗气都洗个干净。小艇儿鸭子似的浮荡着,象没有主宰;板下穿织着的渔船,远帆的隐没,处处都欲把人们吸入到图画里去似的。



可就在这仙境般的地方,岳阳楼上却恰恰住上了大兵,游人免进,居住在岳阳楼周围的人民由于深受天灾、水旱、兵、匪的困扰,鱼和稻又卖不出钱,捐税又重,已经变得到处都是死路。悬挂在城楼边上的一根横木上,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上吊”!美丽、迷人的景色,反衬着血淋淋的现实,怎能不深深震动读者的心?



再有,运用反衬手法,加强人物与所处环境的对立关系,从而达到以景写人的目的。陈樨常《中国上古史演义》第五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日,商纣王宣召臣下进宫:



晨风拂拂,杨柳依依,群臣肃静无声地由玉砌缓缓进入,按班鱼贯而行。

可是进到宫中却见:庭中燃着熊熊烈焰,铜格被烧得通红。两个衣衫褴褛的贫民被推上铜烙,只听得几声惨叫,两个人在烙上疯狂地颠扑跳踯,衣服上熊熊燃着火焰,顷刻皮焦肉化,惨不忍睹。一边是景色怡人,气氛祥和,另一边却是炮烙之刑,惨绝人寰。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揭示出商纣王的滥杀无辜,暴虐无道。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运用以哀景写乐这一手法所达到的艺术界。以哀景写乐,是用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来反衬人物的欢快心理,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主题。杨朔的散文《泰山极顶》就极好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泰山极顶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可是当兴致勃勃地来到泰山顶上观看日出时,却是天空阴沉沉的。文章至此,笔调略显低沉,使人感到了惋惜与不快,游山者此时的心境也可想而知的了。然而,出乎意料,作者笔锋一转,情绪激昂地写出了:



我的心却变得异常晴朗,一点都没有惋惜的情绪。我沉思地望着极远的地方,我望见一幅无比壮丽的奇景。



作者在这里用天空阴沉沉的来反衬辉耀东方的社会主义这一轮红日闪射的万道金光,有力地烘托出主题,同时增加了文章变化,造成顿挫跌宕之势,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反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是因为用来映衬的自然景物被描绘得形象鲜明,十分生动传神。在作者的笔下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本身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能够激动人心。同时,作者在这些景物中倾注了个人的感情色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但感知着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而且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艺术家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6f065e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