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国学的兴趣——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心得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2022-04-20 05:3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国学的兴趣——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心得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欢迎阅读!
诵读,国学,经典,示范性,教师论文

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国学的兴趣——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心得-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国学经典远远流长,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等。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品悟中华文化,造就中国人的独特民族气质,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使命。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国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陶冶情志,是我们人民教师的责任。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而经典的诗文一般都是年代久远,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差距很大,无疑增加了小学生诵读的难度。在此次培训中,我有幸听了严传海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深刻感受到朗诵的魅力,语言的魅力。

学生学习古诗文本就兴趣不高,教师如果在平平淡淡的读或讲的多,学生就学得乏味了。老师的朗读的基本功的扎实,可以声情并茂的带领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那是有声的力量,可以感染学生给学生一个浓浓的学习古诗文的氛围。从这点来说我最欣赏的是福建名师陈秀娟老师的《渔歌子》,她的课温婉柔美,令人记

1


忆深刻。陈老师整节课教学生认真倾听,安静祥和的课堂充满思考、阅读的味道。陈老师在教学中利用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律。精心朗读、认真倾听回归文本,感悟文意。

陈老师结合诗中的景物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找出词中的景物后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而感悟作者向往自由的情感,理解古诗更轻松。在理解环节,提倡学生读诗句、利用想象把古诗形象化。在学生经过自读、自悟、教师点拨这一系列环节之后,使古诗更加丰满、生动,能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老师《高年级古诗文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她在讲座中提出了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强调了古诗词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只有教师自己先成为读书人,才可能更好的引领着学生走进阅读经典国学的殿堂。正如先圣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品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定安县富文镇坡寨学校莫家学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7867d7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