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人民本位”史观及儒家民本思想意蕴

2023-03-24 20:2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郭沫若的“人民本位”史观及儒家民本思想意蕴》,欢迎阅读!
郭沫若,儒家,民本,史观,意蕴

Guo Moruo s Historical View of People-entered and the Implication of Confucian People-oriented

Thought



作者:徐国利

作者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河北学刊 页码:68-74

年卷期:2018 5

主题词:郭沫若;“人民本位”论;民本思想



摘要:"人民本位"论是郭沫若提出的重要思想,广泛运用于史学研究、文学创作和现实批判领域。作为史学范畴的"人民本位"论,基本内涵是视人民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原则,亦可称为"人民本位"史观。郭沫若运用"人民本位"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先秦诸子思想和评价历史人物。20世纪上半叶,郭沫若重视将传统优秀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其"人民本位"史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为指导,对儒家民本思想加以批判性继承的产物,有浓厚的儒家民本思想意蕴;两者在有关人民的国家和社会主体地位、人民的社会历史作用和如何衡量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或相似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79a41f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