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变轨教案

2022-10-26 23: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卫星变轨教案》,欢迎阅读!
变轨,教案,卫星

《卫星变轨》教学设计

课题名 科目

这节课通过对卫星变轨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卫星变轨的原理和过程,让学生学会解决卫星变轨问题。

教材分

在讲课时,卫星变轨加速原理要交待清楚。 1.从低轨进入高轨要点火加速 2.从高轨进入低轨要点火减速

3.整个变轨过程是利用了速度变化的时候FF,从而卫星做离心运动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的:

学情分

1.学生是中山高级中学高一(8)班学生;

2.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 3.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太好。 4.设计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 一、知识与技能 1.卫星变轨的原理;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变轨中的重要应用;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变轨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由V增加从而引起F的增加,FF,于是卫星做离心运动。

教学目

2.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变轨,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及播放卫星视频,激发学生对科学家探究真理的崇拜之情。

教学重 教学难 教学资

1.卫星变轨原理。

2.卫星在各轨道上的速度、加速度、周期等的大小比较。 FF的理解。

1)给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资料;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物理

年级

教学时 1课时

卫星变轨 高一级




《卫星变轨》教学过程描述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教师展示:中国现今发射的多个卫星过程、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州八号、神州九号的成功发射,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2.引入课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天文学上的应用—卫星变轨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创设情景:

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Ⅰ,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1第一次在P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1增加到v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活 1

教学活 2

mv2GMm

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增大了,但万有引力没变,因此卫星将2

rr

开始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点火过程中卫星的线速度增大。

v 3 Q v4 v 1

P

v2

教学活 2

在转移轨道上,卫星从近地点P向远地点Q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做负功,速度减小。在远地点Q时如果不进行再次点火,卫星将继续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远地点Q回到近地点P,不会自动进入同步轨道。这种情况下卫星在Q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以速率v3沿同步轨道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做向心运动。

为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在卫星运动到Q点时必须再次启动卫星上的小火箭,短时间

2mv4

内使卫星的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到和该位置的万有引力相

r

等,这样就能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而做匀速圆周运动。

(三)规律总结

:要使卫星由较低的圆轨道进入较高的圆轨道,即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轨道高度h一定要给卫星增加能量。

教学活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81e08fd5bbfd0a795673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