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知识点、考点与答题技巧

2022-09-20 00:0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议论文阅读知识点、考点与答题技巧》,欢迎阅读!
议论文,知识点,考点,答题,技巧

WORD格式

议论文阅读必背知识点

中心论点

1、看标题: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揭示论点、提示论点、提示议论X围、暗示议论缘由) 2、看位置: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中心句,初定论点。

3、看语言标志:论点的语言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再者,论点总带有提挈、归纳的特点,在篇段中间或末尾出现的论点常有“可见”、“总

之”、“综上所述”一类归纳性词语。

4、分析归纳(1)抓关键语句: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点明论点,但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 语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是论点的中心。(2)分析论据:有的文章只有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 而把论点蕴含在论证过程内部。这时要从论据的意义上去挖掘所蕴含的观点。 5、注意论点提出的方式:

(1)摆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2)引名言(3)开门见山(4)用比喻句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的典型事例,具体地证明了,,(如 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比喻论证的作用:

,,比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论证了什么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论证形象,更有说服力。

3、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有力地 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力,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论据类型及作用(引号里的话并不都是道理论据)

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所要证明的论点一般都在它的前面) 论据——证明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

答题格式:用事实说话(或引用名言作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道理论据一定要 答权威性)

4、概括事实论据

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扣论题、论点)——结果怎样 5、补充论据(事实或道理)

A、找到需要证明的论点B、分析上文已有的论据C、真实可靠 D、平时注积累各个方面典型事例及名言警句 6、多个事实论据的排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正确的排序:时间(古——今)空间(中——外)对比(正——反)照应(上文领起句) 2、不能调换的原因:论据间存在递进、因果等关系;按什么顺序排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或与上下文某句话或某内容照应

7、选择辨析所给材料是否适合做本文论据 类型一:直接问某材料是否适合做论据?

首先明确说适合或不适合。

接着说:所给材料侧重论述的是什么,本文论点是什么。所以适合或不适合做本文论据

1 / 2


WORD格式

类型二:AB两则材料哪个更适合做本文论据?

首先明确回答哪个适合。

接着说:A材料侧重论述的是什么内容或观点,B材料侧重谈得是什么。

然后再说:本文(或本段)的侧重谈的是什么(一般指论点)。所以,AB更适合。

8、议论文段与段的关系

总分总关系;总分关系;分总关系;并列关系。

9A段与B段能否互换,为什么(文中某两句话能否调换)

①首先答能或不能换。②接着说,A段主要论述了什么,B段主要论述了什么 ③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等)或者

A段、B段与上文(下文)的哪部分内容相呼应(是某段的例子等)

④符合逻辑规律(人们的认知规律),体现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性。因此不能换。

10、议论文开头段作用

1)针对XX现象(列举XX事例)提出(引出)论点(论题)或引出下文具体论述 2)吸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引起读者思考 3)作为事实论据,证明XX论点

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轶 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11、议论文结尾段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 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12、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或论证思路

A、指出段的论点如何提出(针对XX现象或列举XX事例或引用名人名言、典故传说等提出XX 这一论点。)B、接着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加以论述的(有两种论证方法就分别说) C、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最后总结论点)

13、代词的指代内容: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 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14、关键词句的含义

词语:A确定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B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C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句子或段落:A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

B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具体含义或段在文中地位;

C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更生动等)

【另】如果考查的是句或段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5、文中某句话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过渡。

内容上的作用:引出新的分论点,引出下文论述。(有可能是某种论据,等于考论据的作用)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项

选择题,一定仔细阅读各个选项,对照文章的论点,慎重作出选择。 17、读文后的启示和感受(紧扣论点,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方法:(1)理清作者的观点、思路。(2)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3)要结合具体事例,要言之成理。

引用古诗词要答出“使文章富有文采,显得生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1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9dac29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