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勃的故事

2023-02-21 04: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王勃的故事》,欢迎阅读!
王勃,故事,关于

关于王勃的故事

唐代诗人王勃的人生犹如烟花般短暂但是却光彩夺目,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早年经历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 “王氏三株树 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着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 “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 ”有所知晓。未冠而仕龙朔三年(663)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664),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 “此神童也! ”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 “颂 ”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 “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 “初唐四杰 ”,并推为首位。序诗风波相传王勃





写完《滕王阁序》后,阎大人女婿吴子章(相传有过目不忘之才)被抢风头,大怒,讥讽王勃诗作是抄袭自己的,《滕王阁序》是自己宿构的诗,王勃是抄袭自己的,是偷背出来的!见阎大人和众士不信,吴子章当众将《滕王阁序》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众人皆大惊,对王勃起了疑心,怀疑王勃抄袭。王勃毫不惊慌,反问道: “吴兄过目不忘,令人佩服,但这首诗末尾还有序诗吗? ”吴子章不能答,只见王勃起身挥墨,文不加点,写下一首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写罢,众人皆服,无不称赞,相信《滕王阁序》实乃王勃所作。吴子章羞赧而退!仿 “曲水流觞 ”《三月上巳祓禊序》又名《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嘉泰会稽志》卷十载: “六朝宋时,谢康乐与从弟谢惠连人称大小谢,曾泛舟耶溪,对诗于王子敬山亭。 “谢灵运与惠连联句,刻于(孤潭)树侧 ” ”初唐诗人宋之问更开越中唐诗风流之先河。永淳二年(683)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浙东诗人曾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王勃也许意犹未尽,于同年秋再次修锲于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此后又有大历浙东唱和(57诗人)《全唐文》卷一八一《三月上巳祓禊序》 “永淳二年 句讹误。按:如前面所述王勃卒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十二月,而距永淳


二年,王勃已卒七年,安能作此《序》乎?《浙江通志》卷四五所录之《王勃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即《三日上巳祓禊序》) “永淳二年 ”云云,乃因袭旧文而承其误也。王勃游浙东,似亦在上元二年王勃从钟陵出发至九月九日到洪都这段时间。王勃在越州作的一些诗文,均在《全唐文》《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中。其中,《三月上巳祓禊序》云: “况乎山阴旧地,王

逸少之池亭,永兴新交 … …暮春三月,修祓禊于献之山亭也。 ”这里的“新交 ”二字,说明他到越不久。 “三月上巳 ”即三月上旬,这是他与新交于敬之山亭祓禊的时日。(详见竺岳兵《王勃越州行迹考》)祸起《斗鸡赋》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

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 “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二次被贬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





季友当时为虢州,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

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魂归南海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却以儒家的

礼法为标尺。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 “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 … …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大约在上元三年(676)春夏,王勃已至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014cc0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