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真族群的形成与演变

2023-03-21 21:2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女真族群的形成与演变》,欢迎阅读!
女真,族群,演变,形成

论女真族群的形成与演变

范恩实

【期刊名称】《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期】2013(000)003

【摘 要】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把古代社会族群演化过程分作三个阶段——族类、族群网络与族裔共同体.借助这一族群研究视角,考察女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嬗变:五代、辽初,“女真”逐步代替靺鞨,成为一类社会发育相对迟缓的东北土著人群的一个新族类名称.由于受到辽、宋、高丽几大文明相对发达的政治势力的挤,女真人得以在从原始状态迈向阶级社会的初期就具有了一定的同族意识,虚拟同宗与联姻也促使该族类人群形成族群网络.以完颜部为首推动的反辽战争则为女真族群认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真正将全体女真人纳入统一的族裔共同体之内的,却是猛安谋克制度,可以说猛安谋克制度是女真族群认同存续的基础.女真族群的逐步“汉文化化”,并不是女真族群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是随着金朝灭亡,猛安谋克制度解体,猛安谋克身份成了致命的负累,才最终导致女真人转冒汉人,并在蒙元“四等人”制度下完成“汉族群化”. 【总页数】8(P134-141) 【作 者】范恩实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北京100005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K246


【相关文献】

1.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族群边界演变——以N寨“克木—傣”族群为例2.四寨子的族群演变--一项族群社会学的历史研究3.吐蕃东渐与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动及族群分布格局演变4.吐蕃东渐与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动及族群分布格局演变5.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以广东三大汉语方言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08d934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