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

2022-12-29 08: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欢迎阅读!
周国平,读后感,散文,孤独

周国平散文:孤独



我曾以为这就是孤独:一个孩子双手插在裤袋里,在一群喧嚣的人当中沉默地走过,眼里透着迷茫和淡淡的忧伤。但当我看到《孤独》的第一句话时,我就意识到我错了。 周国平说:“孤独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原来孤独也是有伟大的来的,它并不是狭隘地指性格孤僻。孤独的'高境界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孤独确实是很可怕的。当你一个人穿越茫茫人海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却找不到一个陪你一同走下去的人时;当你呐喊出自己的心声却无人理解甚至被当作异类时;当你躺在伸手不见五指静得可怕屋子里,黑暗如潮水般向你涌来时。你会感到孤独这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一点点蚕食着你的心灵,让你心灵的那种空洞之感一点一点被放大,让你深陷于孤独之中无法自拔。

这时候,大多数人就无法忍受了——他们寻求方便的排遣方法,去会朋友,聊天,打牌,看电视,在沸腾的交往中识别自我。于是他们成为了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庸人。

但也有一些人,靠内心的力量战胜了孤独——或者说,让孤独成为自己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在孤独中沉思人生,寻找

1 2


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学会与自己交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也许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但他们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这些人的灵魂是伟大的。就像作者说:“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他们的孤独也于此,然而这种孤独唤醒和激发了他们的精神创造力。

我不禁想起了歌德,他从三十八岁开场创作《浮士德》,直到临死前才完成,几十年的心灵上的孤独,让他的灵魂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我想孤独是有重量的——而且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但是只有学会忍受孤独,我们才有可能学会深入,我们的生命才会拥有重量,而不是直到死还是轻飘飘的,找不到方向。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但假如一定要忍受,请选择孤独吧。人生本来就是浮华一场,我们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大约也只有孤独的沉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孕育出伟大的心灵。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3a1615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