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教育的影响访谈稿

2022-12-26 06: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原生家庭对教育的影响访谈稿》,欢迎阅读!
原生,访谈,影响,家庭,教育

原生家庭对教育的影响访谈稿

原生家庭”指从一个人从小成长的家庭。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发展,培养人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年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一般说来,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在那里出生并成长的家(原生家庭),另一个是自己长大进入婚姻生活所组建的家(新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成长时经历过的情绪体验,会在成年后与新生家庭中的配偶或子女相处时不受意识控制的重复出现。

社会学认为,影响我们成长过程的,第一个是我们的家庭,第二个是社区,第三个是学校,第四个才是社会。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价值观、心态、爱的能力都源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所以,家庭是对孩子们影响是最大的地方。因而,作为老师,我们在关注孩子们在各方面的表现及发展的同时,探究孩子们的“原生家庭”状况并引导父母对孩子实施正向引导成为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曾经执教的高一学生A,她的亲生父母已经离异,孩子随母亲生活,母亲靠在孩子舅舅处帮工维生。其父因为嗜赌成性而且有暴力倾向,至今一直未婚。也因无业,从不曾在经济上给孩子以抚养,也从不看望孩子。从小该生就很独立,从初中开始她就独自在家里,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的不管,让她有了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孩子妈妈是个比较悲观、性子急的人,加上生活的不顺畅,心情很难有好的时候,从小这孩子就经常挨打,也总是无故被批评指责,她非常讨厌妈妈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她这不好、那不好,这样让孩子很自卑。同时,在受到母亲批评和责难后,孩子表现得特别激烈,出现离家出走和社会青


年来往等不正常现象。同时,在班上和同学们相处时表现得相当狂妄自大,课堂上受到老师批评时甚至有当堂顶撞老师的行为。

面对问题如此严重的学生,我通过找学生座谈、无记名投票、科任老师访谈、家访等方式了解了该生在家庭内外、课堂内外及学校内外的各种表现,同时,始着手帮助孩子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排除“原生家庭”对孩子产生的不利影响。 首先,我主动联系孩子的父母,经过多次接触和恳谈,建立起了超出一般老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情谊。我通过自己的所学帮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更多折射出来的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进入到了一个家庭系统里,这个系统就像一个染缸一样,每一张白纸都必须而且是被迫的被这个染缸浸染,在形成价值观的前十几年里,他们一直被家庭系统浸染着。后来,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有了独立意识,有了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被原生家庭重重的烙上了烙印,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充满爱的,那我们就是个阳光,自信,上进,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缺爱的、溺爱的、瞎爱的、乱爱的,那我们的爱的能力、价值观、心态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他们被原生家庭给他们烙上的问题支配着。这样,他们就会远离幸福。所以,作为家长,他们必须进系统的学习和修行,而系统的学习和修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犹如“公鸡给自己拔毛”一般,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是值得的,因为这就是蜕变化蝶的过程,最终迎来的是个人,家庭和孩子的幸福。不论生存状态如何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在经过多次交流后,她的父母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学着与孩子的交往进行预设,逐渐学着用理性的方式去和孩子交往交流。他们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找到了爱与温暖及安全感,孩子的情绪向着好的方向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3fd94f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