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

2023-01-14 20: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欢迎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母亲,形象

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

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

导语:《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人。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老舍的母亲有她独特的性格--软中带硬。并且,这种性格在老舍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舍本人的生与死都与这种软中带硬的.性格密不可分。如老舍在文中所说,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在苦难中保持着传统美德的伟大母亲形象,更让读者理解了中华民族品格的传承与延续。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老舍《我的母亲》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是个善良、仁慈、朴实、和蔼可亲的母亲,她一生勤劳朴素、艰苦且无私。

也塑造了一位典型东方女的性格特征,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我的母亲》是作者老舍为回忆母亲而写下的散文,记述了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以及性格和遭遇。

每一句平凡的句子里记录着母亲一个个不平凡的事迹! 她的手终年“鲜红微肿”。

从这句“鲜红微肿”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一句“把我揣着怀中,致为冻死。”体现出一位母亲的责任与大爱无私!同时也表现出母亲对老舍的重视。

又如一句,“我这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是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每一句话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出一位善良、仁慈、和蔼可亲且伟大的母亲。

天天为别人洗衣服,甘愿受苦受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多么仁慈的的母亲啊!

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亲无尽的关怀! 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

母亲是个善良,仁慈和蔼可亲,她一生艰苦朴素,勤劳无私。 1、在我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2、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3、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

4、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着花轿徐徐的走去。 5、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6、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7、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北京满族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代表作:《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我这一 子》、《饥荒》等小说,老舍在现代小说创作上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生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老舍的《茶馆》、《龙须沟》 奠啶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4a0d58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