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的解释

2023-02-08 23:0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强弩之末的解释》,欢迎阅读!
强弩之末,解释

强弩之末的解释

【成语名字】 强弩之末 【汉语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成语解释】

“强弩之末”之“强”,【成语典故】作“强”。“强”同“强”。强劲弓弩所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语本《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

【成语典故】

《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成语注解】

1、强:同“强”,强劲有力。

2、鲁缟:古代鲁地所产质地细致的丝织品。缟,丝织品。 3、冲风:狂风、暴风。 4、漂:使漂浮。 【参考数据】

另可参考:《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 【成语出处】


1、《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2、《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上流既旁溃,又岐下流而分之,其趋云梯入海口者,譬犹强弩之末耳。”

3、《歧路灯第一○二回》:“这士子们详答互问,有后劲加于前茅者,也就有强弩之末聊以完局者。”

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自从前两年开了这个山西赈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我看不到几时,就要停止的了。”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 使用类别:用在“气势衰竭”的表述上。 【强弩之末造句】

1、敌人气势衰竭,看来已是强弩之末,我军胜利在望。 2、经过数日的对抗,双方都已是强弩之末,兵疲马困了。

3、参加长跑的选手若是起跑时用力太甚,半途就会像强弩之末,气力衰竭。 4、对方经过长途行军,纵有再精壮的`武力,恐也是强弩之末,威胁大减了。 5、为了避免临场时陷入强弩之末的窘境,所有选手都须进行超耐力训练。 6、因为前半场耗损体力太多,我队后半场呈现强弩之末的疲态,欲振乏力了。

7、还好子弹经过反弹,距离又远,射在身上时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我只是受点轻伤。

【反义词】

所向披靡,所向无敌,锐不可当 【参考词语】 强弩之末 【汉语拼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4e4bd0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