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的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4-01-18 13:02: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光农业的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欢迎阅读!
观光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观光农业的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 关键词

我国观光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正迅猛发展。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观光农业,不仅有利于扩大都市人的旅游空间,让他们体验农民生活,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观光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促进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如对农村原始风貌进行的改善;对荒山、荒丘、荒地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旅游发展;对田、林、路进行整治等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成比例,存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过多、利用或改善不当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发展观光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协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生态环境问题

发展观光农业对保护和改善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有很大好处。但是观光农业的迅猛开展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1.1 盲目开发,导致浪费自然生态资源

在一些适宜发展观光农业的地区,由于缺乏规划和指导,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引发生态失衡。一些地区不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开发,出现了无人观光的尴尬局面,不仅浪费了自然生态资源,更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 1.2 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严重,破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观

观光农业的开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对城市的向往,使开发区大兴土木,大搞城市化,景点人工痕迹明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许多从事观光农业的农民,在对农业区进行开发时,往往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包括农舍铺瓷砖、路面水泥化、建筑现代化、水塘人工化,不仅使游客感觉到“乡风”“乡味”不足,而且还破坏了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开发区周边建有大量高层建筑物及小区住宅,使景观的观赏视野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观赏效果。




1.3 土地非农化利用化更加明显突出

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都是状况良好的可耕地,虽然也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仍有大片可耕地被休闲娱乐设施、住房、停车场、区内方便游客游玩的道路及其他交通用地等非农设施所占用,改变了可耕地的使用方向,既减少了耕地的对面积,又违反了国家土地政策、法规,无论从长远看,还是从全社会整体来看,都是得不偿失的。观光农业的土地利用应本着最小化原则进行,即尽量利用原有土地类型,避免土地类型发生变化;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要对景观进行修复和整治。 1.4 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有些重污染企业由城市转入农村曰大量汽车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农户不讲卫生、生活垃圾随便堆放,造成旅游地空气和水污染严重。 1.5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严重

农民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长期单一耕种使地力衰竭、生态退化;游客对花木的过度采摘、对植物的践踏;开发区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因此应高度重视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村观光农业建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农村环境管理体系薄弱。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及其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 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非常普遍, 难以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变化的需要。 2.1缺乏项目论证和科学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冶”任何事情在前期发展时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才能使它顺利进行下去,观光农业也不例外。通过进行项目论证,可以得知该地区的发展优势,以利于确定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及发展类型,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

2.2缺乏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很少,用于旅游环保的资金则更少。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要确定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等,这些都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科研力量;而目前政府科研力量不完备,科研工作不到位。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为了能尽量减轻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必须重视旅游环境质量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 。因此,要加强科研力量建设,提高科研工作能力。



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55fd632af90242a895e5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