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态农业“稻田养鸭”技术与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2022-04-10 05:2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生态农业“稻田养鸭”技术与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欢迎阅读!
养鸭,农耕,生态农业,稻田,遗产





作者:郑庭义[1];黄靓彦[1];陶丽[2];丘俊超[3];逯浩奋[4];王宇丰[5];向安强[5]

作者机构:[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广州江上风清文化传播公司,广东广州510642;[3]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广东广州510600;[4]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广东广州510900;[5]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广东广州510642

出版物刊名:老区建设 页码:19-23

年卷期:2018 2

主题词:稻田养鸭;稻鸭共生;传统生态农业;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摘要:传统生态农业“稻田养鸭”技术是中国主要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三农”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广东“稻鸭共生”系统是动态保护与利用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并服务于“三农”的典型案例,“稻鸭共生”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大的生态效,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59d51e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