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的六个主要思想

2023-01-20 02:5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方哲学的六个主要思想》,欢迎阅读!
东方哲学,主要,思想

东方哲学的六个主要思想

东西方哲学其实目的相似: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不那么烦躁,更深谋远虑,更能欣赏生活。但是东西方哲学达到目的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东方哲学的传授是

通过茶道、漫步竹林、河流边沉思、插花仪式来达到目的。以下观点展示了独特的东方智慧,用以丰富我们的哲学观念。

第一、生活即承受苦痛

佛教的第一真谛是,生命是无休止的苦痛,佛持续寻求自我期望的调整,这样才会知道将发生什么:性会让人失望,青春会消逝,金钱不能缓解疼痛。佛教认为聪明人应该小心翼翼在家中成长,蹒跚学步,他们应该明白人生活在污秽中,当卑鄙和恶意抬头时,聪明人应该欣然接受,坦然面对。这样就不会在面对不公平,轻信他人却被出卖时感到痛苦,也就是说,佛陀经常极其乐观,经常带着善意而温暖的微笑,那是因为来临的任何美好、甘甜和惊喜,都被当作上天的褒奖。它在原本黯淡的前提下增加了令人深感欣慰的东西,若将生命晦暗的背景牢记于心,就能对一切不如意抱着感激的态度,佛陀教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绝望

第二、Mettā (巴利语):仁慈

意思是仁慈、善意或温柔,它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佛教强调通过日常冥想培养这种态度,也就是众所周知的mettā bhāvanā。冥想是在每天早上,专注思考一件特定的事。冥想适用于那些易怒、有攻击性或冷漠的人。我们应该用温和的语言代替那些有敌意的词汇。比如“我希望你找到平和”或者“我希望你从受苦中解脱”。这种练习可以向外扩展,适用于全世界的每个人,背景假设是我们对人的感觉,不是固定和不可改变的。但是对刻意的改变和改进持开放态度并给予正确的鼓励。佛陀告诉我们慈悲可以习得,我们需要将慈悲指向所爱之人,也指向那些我们试图放弃和憎恶的人。

第三、观音

观音是东亚佛教中的圣洁女性形象。她慈悲为怀、富有同情心、


一心向善,在佛教中她的角色与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相似。中国到处都是她的神龛和寺庙。中国海南省有一尊108米高的观音像是世界四大雕塑之一。观音的流行说明了童年需要在我们内心的持续程度。她是高贵的“人类之母”,在中国,人们可在她面前流露脆弱,她的注视往往使人潸然泪下。此刻人们不是因生活的艰难而流泪,而是被观音的仁慈感化。他终于有机会去吐露内心隐藏已久的悲伤了。观音不作评价,她理解你很累,你一直遭背叛,世事艰难 ,让你疲惫不堪。她对你遭遇的困难有自己的解决措施,

她引导你像孩子一样生活。 第四、无为

“无为”是道教哲学中的术语,《道德经》中提出了这个概念,该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圣人老子写就“无为”就是“不做努力” 顺其自然,但并非懒惰和懈怠。无为是一种屈服于意志的有意为之,是基于对需求的明智认知,重点是同意现实的需求而非抗议,正如老子所说:明智的做法是学习,有时候得向整个世界妥协。

当个人愿望与现实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时,理智会使我们权衡利弊,然后命令我们自愿屈服而非愤怒苦涩地死磕到底。我们无力选择会发生什么,但老子认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不加抗议地接受必然会发生的事,然后我们会发现道家独特的宁静与自由。

第五、竹子即智慧

东亚有竹子文化,不仅因为竹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还因为在道家哲学中,其象征意义一直深受推崇,

令人惊讶的是,竹子被划分为草而非树,但竹子很高, 足以成荫成林。和树不一样的是,竹子的茎中空,但它的中空是柔韧的来源,它在风暴中弯折,有时几乎垂及地面,但仍能恢复原样。老子说做人当如竹,最伟大的竹子画家是清朝的道家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郑燮。据说郑燮画了八百幅竹林图,从这些图中可以看见智者的行为风范,在水墨竹画旁边。他写下了苍劲有力的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710173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