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句——《霜月》

2022-04-19 16:1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秋节的诗句——《霜月》》,欢迎阅读!
霜月,诗句,中秋节

中秋节的诗句——《霜月》

诗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霜月》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作品赏析:此诗作年无考。 冯《注》以为艳情诗。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

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 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 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

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 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

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

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 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 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

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93713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