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 激发阅读兴趣

2023-03-11 00:3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用思维导图 激发阅读兴趣》,欢迎阅读!
激发,思维,兴趣,阅读

巧用思维导图 激发阅读兴趣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好好读书呢?在阅读多元化的环境下,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笔者对该课程理念的实践。本文从现阶段的阅读背景,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试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主阅读,等几方面来浅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尝试寻找小学生阅读课外书更实效、更有趣的路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自主阅读;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3-070-01

一、现阶段的阅读背景

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不仅能使人知识丰富,而且能使人心情愉悦。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而《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因识字量少,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而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阅读的习惯,随着识字量增多,也要提高阅读的速度,阅读总量则要不少于100万字。理想是丰富的,现实却是充满困难,或者说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真正喜欢阅读的学生还是比较少,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造成目标与现实的大差距主要有学生个人及家庭两大因素。 1.个人因素

本来小学生是处在一个贪玩好乐的年龄,他们容易沉迷于学校外面小商铺的小玩具,几张卡纸或者其他新鲜的小玩意,很少把时间放在读书上。由于识字量不多,阅读课外书时,碰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怕麻烦,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们根本就不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没有感受到阅读带来的美好体验。 2.家庭因素

有的家长工作很忙,家务又多,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的阅读。有的家庭没有读书氛围,不注重阅读习惯的熏陶了,更谈不上有意识引导学生去阅读,学生就难以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所采取的传统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将课文划分成几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传统的教学显得呆板而枯燥。我在教学中将思维导图与学生的表象系统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或词句时,先在脑海中形成表象,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并形成认同感,然后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

1.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思路,凸显重点。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很好地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分析,会将困难的阅读材料细致分解,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系统凸显,将最重点的内容组织整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读材料,把握内涵。

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散文《春》的时候,因为文章独有的散文结构特点,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条理,尤其是对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不容易理解。而如果我们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按照大脑的思维结构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分析,学生就能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有更清晰的把握。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春,朱自清从三个方面来写春,先写盼春,接着写绘春,最后写赞春,每个方面又可以分为几个小点来写。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描绘的思维导图,内容、情感一目了然。学生会很清晰地掌握这篇文章的写作脉络,以及作者对春所抒发的感情,更深层次地把握文章主题。 2.思维导图有助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中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教师引导,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自行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高效阅读。例如《藤野先生》一课,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学生就会对文章的内容(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思想感情变化、弃医从文的原因等等)有更清晰的把握。教师提示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理清文章内容与情感,学生独立来完成的,从中不难看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明显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阅读,走进名著,与书中人物对话,感受爱的力量。笔者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试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

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时,笔者与学生共读封面、序言、目录。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做阅读记录。告诉学生思维导图以一种独特、有效的方法驾驭全部皮层技能――词汇、图像数字、逻辑、节奏、颜色以及空间感,它给你畅游大脑无极限的自由感。学生目睹笔者用中心词、线条、关键词,就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显示出来,而且非常清晰明了。学生们对这样的阅读充满新鲜感,觉得很有趣,很神奇,都想跃跃欲试。常态的活动加了新元素而灵动了。 (二)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主阅读

课堂上,大胆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主阅读。首先,阅读《爱的教育》的第一个故事《开学的第一天》,笔者要求学生可以关注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表达方法或者都关注。通过默读,认真思考找到中心词、关键词,再用层级(第一层的线条粗些,第二层有比第三层粗,突出图形的层次感与美感。)和分类来组织思维导图。然后,给足时间让学生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学做思维导图。好玩的阅读拉开了序幕,一支笔、一张纸就做出简单的阅读思维导

总之,传统阅读的教学不仅非常枯燥,同时难以让小学生在阅读效率上大幅提高。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阅读,还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本[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2]廖娅晖.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b5648d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