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

2022-07-16 11: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欣赏 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欢迎阅读!
放牛,剧目,京剧,传统,欣赏



小放牛

——民歌与京剧折子戏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河北民歌《小放牛》、京剧折子戏《小放牛》 教材分析:

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间小调,旋律流畅细腻,音调顺畅平实,朗朗上口,为五声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是根据河北民间小调的旋律变化重复发展而形成的,是一出儿童及青少年专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优秀剧目,以唱、念、做、舞的形式来表现叙说的故事。剧中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发难,要村姑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才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小调来,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体验民歌、京剧折子戏,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认识、探索小调与京剧的韵味,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

2、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小放牛》的听、唱、演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体验京剧《小放牛》唱、念、做、舞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

3、聆听河北民歌《小放牛》及学唱、欣赏京剧折子戏《小放牛》,让学生能用自信、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的第二乐段,并从中感受京剧兼收并蓄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唱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的第二乐段,并能自信地演唱或表演这一唱腔。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学生勇于大胆表现自己:如:对白的模仿,个体展示、学演折子戏等,另外体会京剧的韵味以及一字多音、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等。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器乐曲《小放牛》,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可用图形谱手势边欣赏边感受体验。听后,让学生谈感受,体验乐曲的主旋律,这首器乐曲的名字叫《小放




牛》,它取材于一首家喻户晓的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设计意图:此环节创设音乐情境,从民族器乐曲入手,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能感受小放牛欢乐的意境,为新课学习做下良好的情感铺垫。 二、新课

1、欣赏河北民歌《小放牛》

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体验民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歌曲的创作特点,乐句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分析歌词,并让学生理解小放牛并不是关于放牛的歌曲,只是一种欢快的曲调,歌词可以根据旋律任意填唱的,随范唱轻声的演唱,一步体会此民间小调流畅细腻,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

小放牛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唱一段戏曲音乐----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

2、学唱体验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

1)聆听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并让学生比较与河北民歌《小放牛》的联系,听后回答师总结:京剧《小放牛》就是根据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的旋律变化重复发展而形成的,刚才欣赏的这段唱腔是由两个乐段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学唱体验第二乐段的唱腔。

2)聆听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的第二乐段,对比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看看京剧都进行了哪些细微的改编?欣赏完之后,进行逐句分析、对比、演唱,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京剧《小放牛》在旋律和唱词上都进行了细微的改编,由此可见,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它能够很巧妙的将民间小调融入到它的唱腔当中使其更加的丰富多彩。

3)学唱体验:学生随琴轻声的填唱第二乐段的唱词,难点进行随时处理。 4再次聆听第二乐段,标出重点解决的旋律,让学生多次聆听模唱,体会京剧演员们如何演绎处理唱腔的并体验京剧的韵味。

5)完整演唱第二乐段,进一步体会京剧的韵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6)介绍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的剧情。

《小放牛》是一出儿童及青少年专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优秀剧目,全剧只有20多分钟,我们教材中只截取了其中的片段,剧中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发难,要村姑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才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间流行的小调来,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并让学生进入意境,用一问一答对唱的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演唱,巩固




唱腔。

设计意图:此环节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的让学生通过聆听、体验、对比、演唱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了解河北民间小调以及京剧传统折子戏与民间小调之间的关系,感受京剧兼收并蓄的魅力,并能声情并茂的体验京剧的韵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 三、拓展体验

1、欣赏折子戏《小放牛》(一、二乐段)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问一答,对歌对舞的形式,并介绍经典的念白,讲解这段经典的念白始终穿插于整个戏曲当中,也是很多的戏迷朋友都喜欢模仿的一段,让学生模仿这段对白,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白练习。

2、引导学生回答:什么是折子戏,折子戏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

出示折子戏的概念,教师进行讲解分析,总结出《小放牛》是融唱、念、做、舞于一体。

3、再次跟随伴奏演唱,进一步感受京剧《小放牛》唱、念、做、舞的风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剧中的经典念白并学演一段折子戏,巩固了本课内容的同时,也挖掘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课

最后,学生随京剧《小放牛》的音乐边唱边舞,并进入剧情加入经典的念白,在边唱边舞中结束本课。

这样,使学生能久久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b8e9fb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