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

2022-04-14 00:0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惠子相梁》,欢迎阅读!
惠子

2013【江西省南昌市】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

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惠子相梁( ②非梧桐不止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12.请具体分析本文中庄子的语言技巧。(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9C2分)

10.①做宰相 ②栖息、停留

11.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

12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和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讥讽惠子心胸狭窄。

13.①面对惠子的猜忌,庄子主动与惠子见面,可见他的勇敢与机智。1分)②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可见他谈泊名利、志向高洁。1分)



201475【四川省成都市】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3分)


A.惠子相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名为鹓鶵 如土石何 B.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 D.我知之濠上也 辍耕之垄上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8.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分)

译文: 2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分)

译文: 【答案】5C 本:本源,初始

6BB项均是介词,A项每一个代词,它的,第二个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连词,表修饰;D项第一个代词,代鱼之乐,第二个动词,到。

7C 他们的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合文意。 84分)12分)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前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计1分,”“翻译正确,各0.5分,共2分) 22分)鯈鱼游得悠闲,这是鱼的快乐啊。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计1分,从容”“翻译正确,各0.5分,共2分) 【福建省漳州市】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8题。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或谓惠子曰 ⑵非梧桐不止


⑶是商贾之人也( ⑷递辞平原君而去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练实不食 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⑴【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⑵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案】5有人 栖息 离开 6B3分)

7惠民子在魏国(染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2分)

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平原君)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2分) 8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2分)

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鶵(把惠子比作;氢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3分)

【参考译文】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就摆酒宴款待他,当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来上前,用千金酬谢鲁仲连,敬酒献物,祝人长寿。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之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忧患,解除危难,排解纷乱而不收取任何报酬。如果收取报酬,那就和买卖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鲁仲连是决不能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露面。 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d7b30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