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方式技巧心得体会发言

2022-12-31 10:3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校沟通方式技巧心得体会发言》,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沟通,发言,方式,技巧

家校沟通方式技巧心得体会发言

家校沟通的方式技巧心得体会发言一、家校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问,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位老师、班主任的心愿,更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

⑤家访。按理说家访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富有人情味的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应提倡。 ⑥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观点,了解班上的情况,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

2.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我们说家校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班主任老师应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障,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教师工作能力的体现。作为班主任,要想与家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就必须高度重视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掌握必要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沟通取得实效的关键。

①真诚:我们请家长或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什么,应该用商量、建议的口吻,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既要肯定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在谈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②尊重:尊重是家校沟通取得成效的前提,基础,也是保证。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任何情况下,态度都要诚恳,友善,特别当遇到问题时,要沉得住气,先问清原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家长沟通,一定要用思想影响思想,用智慧启迪智慧,要让家长觉得你的做法,你的说法,你的想法确实高人一等,快人一步。同时,不论家长对你态度如何,一定要微笑面对,不要有态度,不要有想法,要相信家长是尊敬老师的。

二、家校沟通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沟通前的充分准备。教师还要善于了解家长的个性和喜好。要做到“知己知彼”,在平时的观察和交往中做个有心人。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外向型的家长,教师以包容的心态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与之充分交流;内向型的家长,教师适当放慢讲话节奏,营造宽松的交谈氛围,引导和鼓励家长表达看法;开朗豁达型的家长,教师可直接、坦诚地与之探讨孩子的问题;容易担忧焦虑的家长,教师要考虑孩子的问题可能会给家长带来压力,要用委婉的方式与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话少拘谨的家长,教师可通过网络交流方式进行。


2.要注意沟通中多分享正面信息。教师在平日多加留意,注意和每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等,让家长得以时常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从而更乐意与教师交流,形成对学校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

3.要注意沟通时的言谈举止。面对面交流时与家长保持适当距离比靠得过近或是“隔江喊话”来得自然。面带微笑,神情专注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诚意;在交谈时先扬后抑,可先从孩子好的方面说起,或先说些无关痛痒的闲话,委婉表达其意。如,谈孩子做事情很慢。可说:“孩子很文静,做事情不急不慢,女孩子这样蛮好的,就是有个小问题,在集体活动中如果什么都比别人小朋友慢一些的话,有很多机会就失去了……”对于内向型和容易焦虑的家长,教师尤其需要考虑合适的表达方式。

教师面对家长不能居高临下,我们尽量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我觉得”“我需要您的协助”。如果是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您觉得如何?”“您的想法是……”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

4.要注意在沟通中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教师对家长的指导要有针对性、要专业、要科学实用。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要有建设性、要科学实用。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成绩、个性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导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听不懂,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积极探索,勤于思考教师工作的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efe133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