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自我修养

2022-03-27 04:0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管理者的自我修养》,欢迎阅读!
管理者,修养,自我

.

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现实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违背了管理学中的原理、原则与方法?为什么很多简单的管理方法贯彻执行是如此之难?为什么知易行难? 笔者在多家企业工作过,接触过很多的管理者,有些管理者完全是自我摸索成长起来的,有些管理者具有专业背景,且不说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如何,毕竟基层管理者很多人都是没有专业的管理学背景,特别是有些基层管理者连管理的概念都不了解,更别提其他管理方法、管理原则以及管理原理方面的高深问题。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表现,一般来说,能够做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即使不是专业管理学背景,也肯定是半路学习过管理方面的知识,况且多年的管理经验也可能会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以中高层管理者做为样本来讨论,更具有现实意义与学术研究价值。

笔者工作的企业基本上以中小企业为主,只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过,明显感觉到大型企业之所以成长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一直都只是中小企业的原因,关键在于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表现,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表现,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越是在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就越能带领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真正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因为只有最高领导者才能决定企业的管理风格、管理特色、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多年的工作经历,感觉到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有些高层管理者甚至拥有EMBAMBA的管理学位,但表现却也不甚理想,象具有这样专业管理背景的高层领导,按理说应该表现相当出色,但为什么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呢?为什么明明了解如何管理却又无法落实到位呢?

相信很多人都对管理无效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也早已失去想去一探究竟的兴趣了,我本来也无意想去探究此间真意,但这几天看了《曾国藩家训》的视频资料,很有感触,勾起了心中一直深藏的疑惑------管理为什么失效?曾国藩说办事不外乎用人,管理其实也不外乎用人,管理之所以失效是由于管理者的失职。那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熟悉管理学知识的管理者会失职呢?

我们先来讲一个管理方面的事例,5S管理方法相信很多管理者都了解,其实操作起来也很简单,但为什么这么多企业推行5S管理以无效而告终呢?关键是高层管理者缺乏一以贯之的恒心,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情,上行下效,下面的人看上面领导都不强调了,也不检查了,肯定就会日渐懈怠,终于无疾而终。因此一项工作要想有结果,就要不断强调并不断检查考核,并以最终结果为考核依据进行奖惩,你越是强调、检查、奖惩,最终结果越是有利,当然相应的奖惩标准也要制定得比较合理,不至于干工作的人对奖惩持无所谓的态度。奖要奖得动心,罚要罚得心痛。

其实这些道理,管理者都懂,中高层管理者更是知之甚详,但做到位的却很少,为什么呢?个人修养不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墨家都讲究修身。儒家更是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路径,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我认为每个管理者都应该学会修身的法门,每天不断地自我反省,反省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管理的要求,是否达成了预定的管理目标?每天有哪些不足或过错?有哪些工作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有哪些工作应该做却没有做?有哪些管理方法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诠释?每天的沟通是否到位,否符合沟通的要求?

如果每个管理者都能做到修身自省,反省内求,找到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并持续修正自己的行为,通过内省——找不足与短处——修正行为——提高——内省的不断循环往复,定能不断地成长,从而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行动就在当下,让我们现在就开始修身自省的管理大循环:内省——找不足与短处——

修正行为——提高!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0b3e4e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