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习指南

2022-12-10 15:2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习指南》,欢迎阅读!
学习指南,语文课,教材,中学,标准

学习指南

一、学习目标

《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方向)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全方位、高要求、精细化的指导原则,其授课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崇高教育信念、坚定从业志趣,又具有较强理论素养和扎实教学能力的创新性、实践性未来语文教育人才,促进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反思意识的成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方面、多角度地思考语文课程改革的缘起、发展与动向,对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并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

本课程尤其注重以理论学习和案例研讨为支撑,以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全程反思为依托,激发学生对全球视野下当代母语课程改革的深度思考,把握具有代表性的、前瞻性质的语文课程改革动态;通过全程反思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教育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师角色的理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探讨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做到学以致用,鼓励他们尽快成长为专家型、创新型教师。

二、学习要求

1.学生应当具备比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同时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2.在本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当细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等课程文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有一定的认识;

3. 在每章开讲之前,应当认真阅读推荐的相关阅读材料,初步了解课程内容; 4.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讨论活动中去,结合相关阅读材料和自身求学经历,勇于发表有根有据的观点;

5. 认真撰写每一次课后的反思,不少于1000字,要求: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尽量围绕一至两个感兴趣的点展开,可援引相关材料。

6. 认真准备期中、期末作业。高度重视教学试讲活动,并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反复练习,达到流畅程度;在试讲过程中,应表现自然大方、积极投入;试讲结束后,结合老

1




师和同学的互动点评,及时撰写不少于15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

7. 主动寻找教学实践机会,自觉加强教学基本功练习(重点是板书、普通话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三、学习建议

1. 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价值。在文献阅读和这门课程的学习全部过程中,要自觉提升理论素养,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科书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明晰的认识。

2. 利用一切机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类教学体验、观摩研讨活动;并在课后加强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板书、普通话等);主动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给予指导。

3.不断增强自己的反思意识。通过撰写随堂作业、期中小论文、期末教学反思,养成经常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鼓励经常和同学、老师展开交流,在分享中成长。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 2.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3.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12. 5.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正伟.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M].杭州: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8.董蓓菲.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9.庄文中.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2004. 10.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师大学出版社,2007.

12.【美】David W.JohnsonRoger T.Johnson.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M].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28782b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