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教育导论

2022-04-21 13:2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际科学教育导论》,欢迎阅读!
科学教育,导论,国际

国际科学教育导论

发韧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国际科学教育,到今天已成浩荡洪流,不仅冲击了传教育的方法和模式,而且涤荡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确立了教育的新的范式和评价标准。但与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科教育研究还相当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丁邦平博士的新著《国际科学教育论》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科学课程在学校的开设,曾经历过一个艰难的过程。无论中外,古典的教育都曾经占据主导地位。在西方,是以文法为主的教育,在中国,则是私塾教育学生所学的大部分课程都与生产活动无关,而成为一种装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开始大力倡导科学教育,十个有教养的人中间有九个认为这简直是荒谬古典教育的削弱与科学教育兴盛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拉锯战。斯宾塞之后,又经赫胃黎等人的努力,古典教育才逐渐让位于科学教育,直到十九世纪末期,科学教育才取得最终胜利。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科学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占据了稳固的地位,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育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十分引起人瞩目的教育研究领域。科学教育实践和改革的需要,也由于当代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新学了在制度和理论层面上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教育科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国际科学教育导论》对当今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三种科学教学理论进行了探讨。这些理论是:建构主义科学教育理论;观念转变理论;多远文化科学教育论。建构主义的由来、类别和各自的基本理论观点是研究的起点,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改革的贡献。这些贡献是: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的科学教学观和建构主义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师的学生观。最后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评价。

观念转变理论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更为有效的解释了学习发生的机制问题。观念转变理论洗去了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念及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有关成分,更为鲜明有效地阐述了儿童掌握科学概念和理论不仅仅是旧有观念与新观念的连接和整合问题,而且是从一个原有观念到新的


科学观念转变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观念转变理论是科学学习理论的一个突破。

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三个方面:对传统科学知识观的挑战。多远文化科学教育理论认为,传统的科学知识观是以白人文化为基点的,忽视了其他种族和民族文化关于科学知识的观点。因此它是种族中心主义;对普世主义的批评。普世主义把科学知识看做是绝对真理,因而不符合当代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知识证伪原则。文化多元科学教育理论借用当代科学哲学的观点,认为科学识是不确定的,暂时性的。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可靠地科学知识其实就是人们尚未能够否认的知识;提出了多元文化科学馆。这涉及到什么是科学这一根本性问题。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的专家们认为,西方传统的关于科学的定义过于狭窄,完全排斥了多元的观点,因而既有害于科学教育,也不利于科学本身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3b4a8a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