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

2023-04-20 01:0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1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欢迎阅读!
五带,更替,正午,昼夜,必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

『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和五带的概念。

2.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掌握计算不同纬度太阳高度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不同时间的晨昏线的画法学会分析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的关系。 4.了解地球上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重难点』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讲授过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2计算二分二至时的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首先找出地方时十二点所在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3、规律: 纬度变化 具体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大值。

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4、成因: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5、计算: H=90°-|θ-δ|

(θ为某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冬半年用“-”。) (举例):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分析):夏至日:δ=23°26N;θ为济南的纬度=37°N;此时是夏半年 H=90°-37°+23°26=76°26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23°26=26°34 [承转]

计算几个点的日出时间

根据几个点的日出时间来计算昼长(将图转换一下~关于昼弧与夜弧) 总结此时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半年(321923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923321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春分日与秋分日 赤道

昼夜等长:各12小时。 全年昼夜等分。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移动)。



地球侧视图

1. 地球侧视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将任意一条纬线平分为昼弧、夜弧);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其它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



地球俯视图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4cb6ad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