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入声字在龙海方言的调类分化.doc2 (3)

2023-03-20 11:5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入声字在龙海方言的调类分化.doc2 (3)》,欢迎阅读!
龙海,调类,入声,分化,方言

浅谈入声字在龙海方言的调类分化

【摘要】:闽南方言被称为是“活化石”,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不同于普通话,自成系统。其中在语音上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为此,笔者就以闽南方言语音方面的入声调作以下分析。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汉人进入闽南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方言。这些方言的成分先后叠置从而构成现在的闽南方言,同时不断丰富着闽南方言的内涵和外延。因此,考察闽南方言的特点,不仅要考察闽南方言本身,还要考察闽南方言的形成发展。从方言的形成分析入声调的分化。随着入声字在普通话中消逝,笔者还从其他方言进行比较。

一、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分类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是人们交流和发展的必 要条件。想要研究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所依附的社会背景,方言的形成又必须考虑与其他方言的关系。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它可分为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主要是由地域的阻隔,人民的迁移,社会的分裂,民族的融合等主客观原因而形成某一地区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地域方言就具备符合这一地区人们生活的语言特点。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别于民族共同语。闽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依据《福建省志·方言志》分为七种次方言。分别为,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莆仙方言,闽中方言,闽西方言,闽赣方言。①闽南方言完全成型,战争的因素占有相当大的部分。闽南方言首先形成于福建南部地区。但是,这种方言并非土生土长的,而是随着汉人的迁入而带来的。闽南方言的开始形成得来自于秦代定居于闽中郡的揭岭和闽南一带的中原军民及其后裔。汉武帝灭闽并迁闽越人于江(公元前110),使闽越土著大为减少。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从汉朝到西晋,洛阳一直都被设为京都,这个朝代南下的汉人给福建地区带来了河洛官话。②这就是闽南方言形成的基础。在与当地人民的语言融合,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自冶县至孙吴治闽(公元257)期间,历时三百余年,是闽南方言形成和巩固的重要阶段。晚唐又有一次大规模的迁移,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奉朝廷之命南下征蛮,带来了58姓入闽,便在漳浦定居并开发。③这次大规模的迁移使闽南方言又发生了一些变化。闽南方言基本就定型了。

今天的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东南沿海戴云山脉,博平山脉之间,包括厦门、泉州、漳州、龙岩4个地级市所辖的24个县、市,是本省最大的方言区。④龙海县历来都是隶属漳州管辖,早在南朝就被开发了,当时龙海是以南北朝的官话为交流语言。闽南方言相对稳固,有相对独立的语音系统。龙海话还具有内部差异,可分为石码,港尾,九湖,角美四片语音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角美区更接近厦门同安,它的语音更倾向厦门同安口音。

二、入声调的特性及在闽南方言入声字的特性

入声的本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入声短促说,一是塞音(-p. -t-k)或由它们演变而成的结尾说。声调短促说,曾得到社会上广泛的承认。如《辞源·入声》条:“发音短促而急,一发即收”《四角号码新词典·入声》条:“音较短促”《新华字典·入》字条:“发音一般比较短促” 《汉语音韵学》“一个平准的曲线,如果长了一倍,就是平声3短了一半,就是入声”《歌诀》的原文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清代学者大都持这种看法。如顾炎武《音论》:“平声最长,上、去次之,入则诎然而止。”张成孙《说文韵补》:“平声长言、上声短言,去声重言,入声急言。这些说法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入声调的发音特征,一个声调如果要发出短促的声音就必须要有急促的音素收尾才能起作用。短促是音素发音起作用的结果。一般是爆破音,塞音所起的效果会更明显。至于塞尾说,虽然至清末为止的学者中没有人明确提出过,但可以从他们的著作中推论出来。如日本贞和年间了尊和尚在《悉昙轮略图抄》中引用《私颂》的说法:“平声重(重平声)初后俱低,平声轻(轻平声)初昂后低,上声重初低后昂,上声轻初


后俱昂;去声重初后俱惬,去声轻初昂后惬;入声重初后俱低,入声轻初后俱昂。

较早纠正清代学者的错误说法的人是陈寅恪和胡适。陈寅恪在《四声三间》中说:“中国语言之入声,皆附有名k, p, t之辅音缀尾”。胡适在《入拿声考》中说:“入声是韵母收声-k-p-t三种声尾之声韵。”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了这种说法。如林尹在《声韵学通论》中说:“入声者,介于阴声(非鼻音韵尾)阳声(鼻音韵尾-m-n-n)之间。本音出于阳声,应收鼻音。但入声音至短促,不待收鼻,其音已毕,颇有类于阴声。然细察之,虽无收音,实有收势。故凡阳声收ng即国际音标η一引者注)者,其入声音毕时,恒作k声之势;阳声收n者,其入声音毕时,恒作t声之势;阳声收m者其入声音毕时,恒作P声之势。”丁声树在《汉语方言调查》中说:“北京话和本区多数方言都没有入声„„古入声韵尾p, t. k消失,入声拼到其他调类里去。”魏建功在《古阴阳入三声考》中说:“入声并非声调上的问题。”李荣在《切韵音系》一书中指出:“切韵平上去入四声,论调值只有三个调位。平声是一类,上声是一类,去声、入声是一类。去声、入声的不同,是韵尾的不同。云声收浊音 (即〔一P〔一t〔一k〕以外的音),入声收清音(即〔一P〔一t〔一k。许宝华在《论入声》中说:“上古汉语入声是收清辅音尾的”宗福邦在《论入声的性质》中说:”带塞音韵尾,是入声的基本特征。人声消失,指的是失去了塞音韵尾。”在许宝华、宗福邦之前.李方桂在《上古音研究》一书中表示赞成这神看法。上古时期,各地都有入声,并且入声和去声的关系较密切。

入声这一调类。古入声有个总的特点,就是发声知促。因为入声字的韵母是入声韵,以不除阻的塞音[p]}-t} ,[-k]为韵尾的,读音不能延长,所以入声又称为促声。在语言的不断变化中,[p][-t] ,k]韵尾合并为喉塞音卜I}韵尾,随后韵尾逐渐消失。在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随着语言的演变,古代的平声分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和去声变为今大的上声和去声,入声的变化最大,派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这样就形成了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闽南方言自古都是从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中原人融合成的方言。它的入声字声调体现了中古汉语。闽南方言文读音“大体比较接近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也就是隋唐时期的语系统”(周长揖,1991:68),而日本“吴音的母胎是公元400 600年前后的中国中古音韵的前期音。《切韵》是这一时期语音的总结,吴音的许多音韵规律可以从《切韵》中找出”(成春有,2002:109)可见,在闽南力一言中,由于韵尾一k“只舌面后部抵住软颗,让气流受阻”(周长揖,1991:32),即“只有成阻的动作,不发出音来”(厦大,1982:9),所以,ik韵的语音特点是i有音而一k无声。也就是说,实际听到的字音是兀音i或者辅音(声母)+兀音i。吴音一iki1音节的了段假名是根据日语的语音特点,力求准确地摹写ik韵的声母及其韵母的兀音,如吴音了fil/文读音[i1;吴音}f.fil/文读音[si} , }ts ` i}等然而,ik韵未见于藤堂明保的《学研汉和大字典》及王力的《汉语史稿》iii等书中相关的中古音拟音,它属于闽南力一言文读音中漳州音系‘5’的韵母。而漳州音系的白文读音是“西晋末年至唐代北力一读书人移民到漳州时所带来的语音渗人漳州话以后演变出来的”(马重奇,1996)

三、闽南方言入声字的分类

声调是声带震动所引起的具有高低起伏升降曲直的变化。它是依附在音素上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非音质音位,随着元、辅音或音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探讨入声字的调类分化必须清楚龙海话的声母和韵母。

声母表





塞音 清音

不送气

送气

塞擦音

浊音

清音 不送气

浊音

送气

鼻音 浊音 m(m)



边音 浊音

擦音 浊音







双唇音 P(b) p(p) b(bb)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578838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