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的养殖注意事项螺蛳的病害防治

2023-03-16 19:0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螺蛳的养殖注意事项螺蛳的病害防治》,欢迎阅读!
螺蛳,病害,养殖,注意事项,防治

螺蛳的养殖注意事项螺蛳的病害防治

螺蛳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此外螺蛳还是极佳的保健食品,营养丰富,还有消肿、治狐臭的功效。随着野生的螺蛳数量减少,所以人工养殖螺蛳前景甚好,但在养殖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发生,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螺蛳的病害应该如何防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螺蛳养殖注意事项 1、水温

螺蛳生长适温为20-26度,这时螺蛳摄食量增加,是生长最快的时期,但在水温超过30度时,螺蛳会钻入泥土中中避暑,不进食,停止生长。时间一长,螺蛳的肉质会受到影响,变硬乏味。所以要想将螺蛳养好,水温是重要点,养殖时最好将水温控制在26度以下,水位在25-35cm最佳,冬季时寒冷,可将其降至20cm.

2、水质

除了水温需要注意外,水质的好坏也是影响螺蛳养殖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养殖时保证水质的良好是首要条件,首先含有大量的铁和硫物质的水决定不宜养殖螺蛳。这时因为水中含铁量过高,放苗后会导致幼苗大量死亡,这种死亡率极高,就算能成活,螺壳上也有大量的红锈,而且螺肉也是呈棕红色。同样含硫量高的水养殖,虽不会造成螺蛳死亡,但是养殖出的螺蛳会有一股硫臭味,食用率极低,此外对于水体的溶氧量要求也高,螺蛳对于溶氧量极为敏感,但溶氧量达3.5毫克每升时,就会停止摄食,当溶氧量低于1.5毫克每升时,会窒息死亡。在夏季高温时,水质极易变质,要定期加水或换水,调控好水质,最好保持水体流动。

3、饲料投喂



1


螺蛳是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用水深植物和藻类,在人工养殖时主要喂食蔬菜、瓜果,但要注意的时不要喂食变质、腐败的饲料,另外要将残存饲料及时捞出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尤其在夏季时,这些主要饲料极易变质。投喂也要注意时间和方法,前面以说过,在水20-26度时摄食旺盛,而夏季高温,白天的温度都会超过这个温度,所以在夏季投喂时最好选择在傍晚时。如果是鱼落混养模式,可在水体中中施肥培育浮游植物,这样可少投饲料或不投饲料。

螺蛳是软体动物门中腹足目螺蛳科螺蛳属的通称,分布于云南、江苏的湖泊中,同时也是螺蛳的俗称,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吃,但是在吃的时候要注意螺蛳的寄生虫,我们就来看一看螺蛳的寄生虫有哪些吧!

螺蛳

二、螺蛳的病害防治

1、血吸虫: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人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人体内。

2、肝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他草食动物和人的肝脏胆管内,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在中国以截口土蜗为最重要,在胆管内成虫排出的虫卵随胆汁排在肠道内,再和寄主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经过23周发育成毛蚴,当遇到中间寄主锥实螺,即迅速地穿进其体内进入肝脏。

3、肺吸虫:肺吸虫也称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喇蛄(寄生在鳃、肌肉等处)等,人因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69b61738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