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

2022-03-19 13:2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获奖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1》,欢迎阅读!
获奖,模板,小学,技术,信息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

我是 号考生。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标题)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首先我们进行教材分析

本课是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 年级上册第 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认知目标:了解 ,掌握 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 的用法/操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能灵活 —————— 二、 基于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根据皮亚杰的构建理论,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

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如下教法:

1 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 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 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 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 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三、 说学法

该年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




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10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课件、图片等。

四、 接下来我将分析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对比观察 揭示课题)

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画面)我们也能制作,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那就让我们马上出发吧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2 提出任务 探索新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教师提前预设问题)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 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成绩。(我这样设计目的是及时对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成果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确定自己的方向)

任务二:如果 ,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必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 这是与 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操作流程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在操作过程中村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如果问题还没用解决可以请其他的小组帮忙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任务四:我们生活中真实的 是这样吗?学生回答后,接下来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借助老师的直观演示学习

通过完成以上四个任务 ,学生基本掌握 的用法或者操作,我通过步步为营的方

式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 3、实践操作,学以致用




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作或者演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展示评价 共同进步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5、课外延伸 作业布置

问题: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操作?制作。。。。。

纵观全课,我在教学中积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放在首位,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同时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鞠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76892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