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2022-05-02 22:4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加强,如何,企业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富民弱现象越来越突出,为此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改革具有相当的紧迫性。还有只有深化工业企业改革,才能够转换政府的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及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方面的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社会效益差的难题。

一、传统观念严重,管理意识淡薄

1.部分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一些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仅仅是充当企业付款人的角色,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规划及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和要求。

2.部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国有工业企业以前是财政供给企业,收入相对稳定,因此对整个企业的财务收入状况不够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算账而己,对财务管理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学习理解不够,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危害性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 对策: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3.竞争观念。竞争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活力,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分析、预测并随时对各种变化冲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强化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营运、收益分配中的决策作用,并在竞争中不断增强承受和消化冲击的应变能力,使工业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4.经济效益观念。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工业企业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之下,又注重兼顾自身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在筹资、投资及资金的运营上都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源与节流并重,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专业工作者素质不高,存在兼岗现象

一些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后续教育,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甚至一些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多是调入、或者是从原职工中选拔改行而从事财务工作,未经过专业学习训练,专业技能差强人意,业务素质偏低。如果他们不加强业务学习,长期缺乏必要的培训,他们将不能够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很难担当财务管理的重任。另外,各企业均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有些企业出纳兼任记账、档案保管,有些企业记账兼任复核等。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心不强,加之调换频繁,不能够正确履行会计职能,有章不循甚至玩忽职守。 对策:积极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首先应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从业门槛,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没有会计证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对无会计证和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统一考试,或参加会计证上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对非专业的财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予以更换,不得上岗,并作为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硬性措施,严格执行。其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使财务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工业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应定期制定所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全员轮训计划,付诸实施,填补所缺乏专业知识的空白,进行知识更新的后续教育。轮训的中心内容是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并在提高会计工作科技含量,把现代电算化技术应用于会计基


础工作的条件下,对各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考核和评比。通过轮训,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三、制度建设不全,管理不严格,有法不依

1.财务管理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企业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另外,企业负责人违法干预财务管理工作,不少企业负责人把关心、重视会计工作用在违法乱纪上,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以谋求私利或小团体利;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人也指使、暗示下属企业填报虚假会计报表,以达到粉饰领导政绩的目的。

2.财务管理人员的执法环境差,财务管理监督弱化。财务管理工作者是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的工作人员,其经济利益直接由企业负责人所掌握和决定,财务管理工作者无法真正行使监督职权。如果财务管理工作者坚持原则,往往会受到企业负责人和其他方面的阻扰、刁难甚至打击报复财务管理工作者的问题往往手法隐蔽,且多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处理起来很费周折,许多问题不了了之,严重挫伤了财务管理工作者严格执法的积极性;也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作者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或者知情不举、共同作弊,或者监守自盗、以身试法。 3.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穷的现象比较严重,财经法纪观念相对淡薄。对财务工作中数据失真、监督不力、违法违纪等问题追究法律责任的比较少,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对策: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制度

新型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目标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有效、节约使用,尽量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非经营性资产财务管理。其管理的关键是通过全过程的管理,即是对资产的预算、形成、使用到处置等全部过程实施科学的、合法的管理,以保证非经营性资产的合理、节约、高效利用。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应建立起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还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落实审批、采购、付款、验收、保管、使用财务管理的诸环节,建立严格的授权及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构筑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做到集中管理、分工负责。

2.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财务管理。其实质是非经营性资产财务处置的一种具体形式,其管理的关键是要制定严格的标准,规定什么样的非经营性资产可以转为经营性资产,还要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规定非经营性资产可以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审批权限和办理的具体程序。 3.经营性资产财务管理。其管理的关键是要代表出资人搞好对外投资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及收益管理,搞好内部经营企业或附属企业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管理,全面实现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总之,工业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加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99a323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