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12-30 04:4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欢迎阅读!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建议,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财务统管不全面,不能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目前,村级财务虽然实行由财政局单独设置的部门代理记账,但“代账制”仅是对上级拨付的村级补助和专项资金进行账务统,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仍由村里管辖或无人管辖,财政统管体制不能对村里账务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造成了村级财务两套账,有时代管部门还挤占代管的村级资金。 第二,部分政策制度规定不合理,为村级带来财务负担。村级办公费用主要靠转移支付,大部分办公费用均用于乡镇或县级各部门统一布置的支出,行政村实际可用经费有限。造成了乡镇挤占等浪费村级公务费用现象的发生。

第三,会计基础性工作薄弱,班子交接交权不交钱。受负责人认识或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村集体自行管理的财务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有的村账簿设置不齐全、账务处理不规范。小村合大村后,新的行政村未对合并前的各自然村的集体资产、负债进行统管或漏登记有关固定资产,造成净资产的不实,不利于管理。

第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完善,村务公开不规范、民主理财形同虚设。在所调查的村,虽都有上墙财务管理制度和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有关规定,但制定内容不全面或笼统不具体。进而导致设置的村务公开栏成了摆设,公开内容不全面、不规范,村民不能详尽如实地了解村级财务事务,民主理财则成为向往的目标模式。

第五,集体经济薄弱,限制社会事业的发展。砀山县处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各村很少还保留集体资产,几乎不存在集体经济。村里文体、基础建设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则依赖于村民集资或上级拨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援助当然是杯水车薪,而村民集资又受村民经济状况、村民意识和村干部办事作风等影响。“有事无钱办,有钱办不好”往往限制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一,明确体制,委派专门机构实施农村监管或发展研究。审计机关的村级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问题的整改或发展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则需由政府委派农业或一个部门具体负责,对农业、农村进行日常管理和财务审计监督,帮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各项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二,完善制度,促进自治。村级财务牵涉到行政村的千家万户,在管理上应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公开责任追究、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财务审计等制度的内容、形式、程序、措施,使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工作迈向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清理核实村级资产,遏制不良债务。认真搞好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工作,对集体资产进行评估,切实解决农村各业承包基数不合理、低价承包的问题,以防集体资产流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债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


第四,重视抓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动性和能力。村级财务管理,村干部是第一责任人,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集体经济发展的快慢,农业主管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对村干部的政治、科技财经法纪等有关方面的培训。调查过程发现,政治、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村干部在带领搞好集体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遵守财经法纪方面成就相对突出。

第五,运用群众的力量,完善基层民主。村里要想搞好发展,光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凝心聚力,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在民主选举和重大事务决定中的作用,选拔出政治素质好、思想过硬、有创新意识的班子,来带领群众搞发展、管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ea050a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