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反思

2023-03-31 17:3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村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教学,居》

《村居》教学反思



本课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诗中流露出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两首诗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柳”“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在这两首诗中,以柳来写春景、春意,呈现出一派轻柔旖旎、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第一首古诗《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景人合一,相映成趣。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这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在诗中出现了“柳”,以柳来写春景、春意,呈现出一派轻柔旖旎、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感受韵味、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几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领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我引导学生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忙趁东风放纸鸢”读得欢快活泼,突出了儿童生活的情趣。还提醒学生读时带上一定的表情、动作,如“飞、拂、放纸鸢”;我还用手势引导诗句的起伏、节奏,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春天的


美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但在整首诗文的讲解中,教师主导地位太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没有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诗文体验中。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设置的问题没有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在今后的课堂上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需要注意的。

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在课堂上学生的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有所改善,而写字的正确姿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习惯养成不能单单看这一节课的表现,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另外需要加以关注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1bc05c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