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李颀浅析

2022-11-20 06:1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盛唐诗人李颀浅析》,欢迎阅读!
盛唐,浅析,诗人,李颀

盛唐诗人李颀浅析

摘要李颀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位重要诗人。《唐才子传李颀传》云:一时名辈,莫不重之。而《唐诗品汇》总共列盛唐之盛者十人,李颀也位居其中,由此可见,他在盛唐的重要地位。他既是盛唐时的一名普通仕子,又是一个满怀济世理想的有志之士,更是一个任情恣性的守真者,由此而导致的仕与隐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相背,济世与守真的冲撞,共同构筑了李颀的整个人生。 关键词:李颀,生平,边塞,人物,玄理

一、不甚其详的生平

李颀是盛唐诗坛一位有高才而没有高位的诗人,他的一生仕宦不达,而且有关他的生平资料也多有争议。虽然他“仕”的道路崎岖不平,但他的文学创作却是一条康庄大道。在他有生之年,创作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供后人赏析借鉴,不仅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研究他的一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李颀的生卒年不见记载,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著《唐诗大系》,推定李颀生于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后来文学史著基本上都沿用此说。但由于并没有确凿的史料依据,所以较为谨慎者,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就注明其生卒年不详。

二、极富特色的诗歌作品

李颀在盛唐诗人中文化视野极为广阔,他的诗歌作品题材极为多样,对后世均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对其最富特色的三种诗作进行详细解说。

(一)苍凉悲怆的边塞诗

边塞诗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人彭大翼的《山堂肆考》“箕草可为帘,见王建边塞诗。”唐代边塞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受到历代人们的高度重视。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到激动人意。”其中首标“征戍”,而明代胡应麟,清代沈德潜等评选唐诗,几乎也都将边塞诗作列为冠首,由此可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群芳灿烂的唐代诗苑中,边塞诗确是一从奇葩,其中李颀的边塞诗也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李颀的边塞诗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立功边塞,报效国家

《塞下曲》“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反映了守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热忱和民族自信心。 2.同情将士,揭露矛盾

《塞下曲》“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膂力今应尽,将军尤未知。”该诗则是同情士兵,揭露边将的赏罚不明和朝廷的黑暗腐朽。 3.生离死别之痛,思乡恋家之苦


李颀的《古意》是一首七言古诗,但前六句却是五言,句法错落有致,变化自然。前八句写“男儿”的英勇气概,后四句写“三军”的思乡恋家之情。这首艺术上成功的地方,在于用寥寥几句塑造了边塞将士的英雄形象。事“长征”的男儿,生长在“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之地,从小就是一个豪侠勇武之士。他与同伴赛马,身手矫健,马蹄如飞,从不把七尺之躯的身家性命放在心上;一旦从军出征,他就勇敢杀敌,一往无前,视死如归。这一首也是李颀边塞诗的珍品,称得上是第一流的边塞诗。 (二)独创性的人物诗

相对于前人的诗作,李颀的人物诗有继承也有突破,突破和创新是主要的,能具体地点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他的六十余首赠答送别之作尤善描写友朋的鲜明形象与独特个性,与前人的赠答送别诗侧重叙别抒情不同,可谓独具一格,一方面,李颀笔下的人物里女性、古人很少,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文人志士。这里的志士不仅指节操高尚和志向远大的人,也包括一些艺人、隐士、道士、狂士等, 这在以前的诗中并不多见。并且,选用的典型细节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李颀从新的角度入手,将生活中的具体动作放大,很少涉及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方面, 多选私人化的日常行为, 刻画吃、穿等方面的细节动作。这些往往是传统礼法之人不屑一顾的日常生活琐事, 却被李颀提炼到诗中, 如《赠张旭》中 “裹江鱼、 性嗜酒、 露顶、 风萧条”等所描绘的饮食、穿着、起居等方面均是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穿衣吃饭是人的自然欲求和现实所需。

李颀一生仕宦不达,政治理想破灭,然而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却成果斐然。他以自己特有的学识、才情与敏锐的领悟力,创作出有名的边塞诗;其对人物形象的精彩刻画则是对古典诗歌表现功能又一次新的开拓;融合道家思想与人生经验的玄理诗更是意味深长。这些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诗歌宝库,对后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唐代诗歌的发展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宝和.李颀人物诗简论[A].中国唐代文学.唐代文学研究[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3214.

[3].袁行霈.中国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4. [4].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35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2daa5a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