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能力驱动下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2022-12-06 23: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践创新能力驱动下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欢迎阅读!
成都大学,教学改革,财务管理,实践,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驱动下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

作者:朱盈盈 周玲

来源:《财会学习》 2019年第6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本文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

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一核心、三层次、四模块”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简称“新时代高教40 条”)[1],强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可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自1998 年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招生以来,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但实践教学方面却仍显薄弱。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走访的方式,我们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发现实践教学已得到较多关注,各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均设立了实践环节,实验组织方式多采用课后或者课中进行实训。具体而言,在实践教学内容上,金燕(2011) 提出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2];在教学方法上,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方式,也不乏特色教学方法,例如陈亚(2016)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财务管理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中[3];夏庆利(2017) 对《财务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改进建议[4];在教学评价上,姚旭(2014) 应用AHP 打分评估方法构建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5]

一、目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尽管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均开设了一些专门的实验课程,在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上,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常常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前后呼应、目标统一的有机整体。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多以会计实训特别是会计模拟实验为主,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同质化严重,未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

( ) 实践教学内容不具体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偏少,或者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不充裕,导致教学内容很难延展开来。首先,国内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配置比例一般约为12,有的学校甚至为13,而在美国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法国实践教学与理论比例高达21[6]。其次,鉴于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即使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财务部门实习,往往也是先从记账开始,很难真正接触到企业筹资和投资等财务决策的核心内容。

( ) 实践教学条件较薄弱

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虽然有不少高校引入了专业的财务管理实训软件如ERP 盘模拟等,但很多都是利用会计实验室或管理类综合实验室开展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很少建设专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并且,与同校理工科的实验中心相比,这些会计实验室或管理类实验


室在软硬件配置上仍相对落后。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有限、实习单位条件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的校外实习难以落实。

( ) 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化

目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仍未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是被动按教学培养目标完成教学验证性实验,缺乏情境性和创新性实验。虽然也有教师以上机操作代替实践活动环节,但这不过是将原来纸上做的分析判断过程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而已,并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即使案例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互动性不足使案例讨论有时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 ) 实践教学考核形式化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较晚,缺乏同行普遍认可的规范性的评价标准,学生对老师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往往只停留在教学评价层面,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实践教学考核流于形式,约束性不强。

( ) 实践教学能力有欠缺

应用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须具备丰富的财务实践经验。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这成为开展实践教学的短板[7]

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成都大学为例

成都大学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是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特色和目标。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自2011年才开始招生,起步相对较晚、实践教学积淀不够,因此构建和完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 )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为核心

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要求,我校的办学目标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过硬专业实践技能和突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鉴于此,我们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律等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胜任各行业、部门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 ) 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为出发点

掌握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是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为出发点,在基础技能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品质;财务管理专业技能方面,我院通过相关理论模块的学习,结合各种财务管理、会计实验实训,如基本的纳税申报操作、ERP 沙盘实训、财务分析实训、财务管理综合案例分析、用友软件实训、审计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等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财务核算与分析技能、财务风险管理技能、资产评估与财务审计专业技能、财务信息管理技能;在前两个技能巩固基础之上,通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VBSE 跨专业实训及参加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在财务管理

业领域的综合技能,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 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初步构建了包含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四个模块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方面,实验项目设计注重凸显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并综合考虑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解剖典型性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探索引入情境教学体验与任务驱动型教学等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实习实训方面,我校与财务咨询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十余家本土企业达成了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协议,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遴选优秀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实习。在论文设计方面,一个好的毕业设计要兼具学术性、创新性和时效性,同时又要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

所以我校从源头把关,对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在科研创新方面,我校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特邀国内外知名教授开展商院学术讲座、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服务平台、开展学科知识竞赛和科研能力训练项目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升华和教学考核形式的标准化、更离不开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负重致远。我校初步构建了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希望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30bb62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