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

2023-10-09 15:4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夏秋交替》,欢迎阅读!
夏秋,交替

夏秋交替,防湿护脾正当时

作者:孙清廉

来源:《祝您健康》 2019年第8



夏秋交替,防湿护脾正当时

孙清廉

祖国医学将夏秋之交的季节称为长夏。长夏时节天热多雨,湿气最盛,“防湿护脾”是当季的养生关键词,我们应如何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警惕湿邪的“入侵”呢?

湿邪危害大,你真的了解它吗?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邪侵袭人体后,会滞留在脏腑经络之间,引起头身困倦、四肢沉重、关节疼痛等症状,而且往往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在湿热交加的环境下,人体难以通过水分蒸发来保持热量平衡,因而容易出现心悸乏力、头昏脑涨、胸闷气短、精神不振等症状。

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外在的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如夏秋多雨、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内湿主要与我们脾的功能联系紧密,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就会滞留在体内。内湿、外湿往往相互影响。

寒湿是如何侵入体内的?

湿邪有湿热、寒湿之分,尽管长夏时节天气炎热,但仍以寒湿伤人最多。过度避热趋凉,会导致风寒湿邪侵入体内,从而引起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胸闷恶心、肌肉麻痹拘挛等症状。如果睡眠中遇风雨天气而又缺乏防护,或脾肾阳虚贪吃生冷瓜果,会诱发胃肠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或涉水、淋雨,或者大汗淋漓后冲凉,都容易引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肌肉病变,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沉重、酸痛或麻痹拘挛等。

防湿护脾,做到这几点

改善居住环境 不要居住在低矮潮湿的环境中,晴天多开窗通风,勤晒衣被。如遇阴雨天,应少开窗,可利用电扇、空调、电热毯、电熨斗的除湿功能,以保证室内湿度在60% 以下,保证衣被干燥清爽。居住在潮湿环境或一楼的居民,最好购买一台除湿器。

避免外感寒湿 不要贪凉,不要露宿室外或睡在室内风口处。睡眠时空调房的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也不宜让电扇风直吹身体,用毛巾被遮盖好腹部,以免夜间遭受寒湿侵袭。

注意调整饮食 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食品。入秋之后,宜少吃生冷瓜果。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不可贪食冷食。

进食健脾食品 适当进食一些具有健脾、厚肠、除湿、利尿作用的药食,如扁豆、绿豆、薏苡仁、山药、芡实、赤小豆、莲子、藿香、荷叶等,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其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是粥食,如绿豆粥、薏苡仁粥、赤小豆粥等。

重视强身健体 年老体弱、脾肾阳虚而湿重的人群,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散、三仁汤等方剂,以增强体质,减少寒湿的伤害。




(编辑 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58c8e5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