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持之以恒小故事50个字

2022-10-14 08: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作中持之以恒小故事50个字》,欢迎阅读!
持之以恒,故事,工作

大亮小学资料分享

1 3

工作中持之以恒小故事50个字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1

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谋求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乐羊子非常惭愧,把金子扔到野外,到很远的地方求师学道去了。 过了一年,乐羊子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只是出门久了,想家,没别的事情。”

妻子拿刀走到织机跟前说:“这绸布是蚕儿吐出来的丝,经过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积到一寸那么长,又一寸一寸不停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块绸布,那就会半途而废,白白浪费时间。你出外求学,半路上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绸布有什么两样?”

乐羊子被她的话感动了,回去修完了学业。([南朝]范晔《后汉书》)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2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大亮小学资料分享

2 3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3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八岁的时候就跟父亲学习书法,他聪明好学,每天都要伏案练字。可是,时间一长,王献之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感到厌烦,想走捷径,就问父亲学书法有什么秘诀。

王羲之指着家里的七口大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七口缸里,你把这七口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秘诀了。”

王献之从此苦练基本功,真的写完了七口大缸里的水,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4

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贪玩,不用功读书。有一天,他到野外游玩,见到河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用力磨着。李白很奇怪,就上前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一边磨铁棒,一边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被老婆婆的行为所感动,向她深深行了个礼,回家发奋读书去了。[]祝穆《方舆胜览》、[]陈仁锡《潜确类书》) 持之以恒的名人小故事 5


大亮小学资料分享

3 3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爱好篆刻。一天,他去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那位老篆刻家说:“你挑来一担石头,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些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也就刻好了。”

齐白石真的挑来一担石头,夜以继日地练习篆刻。他一边刻一边拿篆刻名家的作品对照、琢磨。他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磨起了泡,仍然专心致志地刻个不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头越来越少,地上淤积的泥浆越来越厚。最后,统统“化石为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677809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