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2-12-08 12: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休闲体育学专业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培养方案,休闲,体育,专业

休闲体育学专业培养方案

时间: 2012-11-27 09:38:51

阅读: 633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坚实的体育学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休闲体 育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1. 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 政治

素养,高尚的道德,科学、严谨的学风;

2. 掌握休闲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和相关 领域

的理论基础,熟悉休闲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 论和方法解决休闲体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体育市场、体育营销、竞赛组织和体育管理某一领域的实际 工作。

3. 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休闲体育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我校也是国内首个将休闲体育单独设置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目前该二级学 科指导教师团队中有国际休闲组织执委、常务理事,其他导师也全部拥有博士学位。该二级学科的导师团队均主持 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学科的整体实力据国内领先水平。

休闲体育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休闲体育基础理论与休闲体育文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现代休闲体育文化、东西方休闲 体育

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休闲体育与生活方式等; 国外运动休闲: 包括国外运动休闲基本特征、 国外运动休闲管理、 未来发展趋势;休闲体育制约因素:包括经济制约因素、社会制约因素、文化制约因素、环境制约因素、政策和体 制制约因素等。

2. 休闲体育管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户外休闲运动管理,休闲体育项目管理以及我国休闲体育组织管理存在的 问题

等;

3. 休闲体育产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休闲体育服务(休闲体育服务的内涵、休闲体育服务供给及其特点、不同 阶层

的休闲体育服务、老龄社会的休闲体育服务、休闲体育信息服务);休闲体育产业(主要内容包括休闲体育产 业特征、休闲体育产业的社会效应、国外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概况、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空间展望等);休闲体育旅游 (主要内容包括休闲体育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类型及特点、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我国休闲体育旅游 发展展望)。

4. 休闲体育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国外休闲体育教育的现状、我国学校休闲体育教育的缺失、我国高等院校休闲 体育

专业发展的展望、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人才需求等。

三、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含培养方式与方法、学分要求(包括课程外必修环节)、学位论文工作要求与安排 等) (一)培养方式与方法

1.

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应全面负责

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生严谨治学、创新务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每名研 究生导师组有 35 人组成, 导师组在学科负责人领导下集体把关、 协同指导, 定期对研究生学习情况、 开题报告和 毕业论文进展进行指导。

2. 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系统理论课程学习为主,根据个人培养方案,规定本专业研究生精读的人文社会学经典著 作,

提出阅读目录和考核要求,进行不少于 4 次的经典著作阅读报告。


3. 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休闲体育实践,有条件地结合社会调查研究参 加实

践活动,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并尽力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并熟练掌握 1 2 项休闲体育运动项目。

4. 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校外有关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提高研究 生的

自主学习意识,扩大研究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5. 研究生在选定导师的一个月内, 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定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导师组批准报学院备案。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以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同时进入专业课学习,在第 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和筛选,对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和健康状况等做出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学位论 文选题工作。

(二)学分要求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 本方向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最低限度的学分要求为 3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 36 学分、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训练 1 学分、实践活动 1学分。

(三)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及安排 学位论文注重引导研究生运用科研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把好学位论文的各环节:

1.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末进行,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对开题报告的审阅主 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象是否清晰明确,研究方法是否切合实际,研究前沿是否了解把握,论文框架是否围绕 论题展开并前后呼应。论文框架应列出二级标题。

2. 期中检查。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按照要求进行期中检查,内容除文献查阅、社会(问 卷)

调查及专家咨询等外,还包括已有论文的撰写情况。

3. 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开题后须有一年撰写时间,经导师认可并经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学 位论

文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在论文审阅中凡被确认有抄袭造假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责令修改。论文未通过者须 半年后再次申请答辩。

(四)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实践活动

要求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 4 次,毕业前作公开学术报告不少于 1 次,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 师签字,学院核查合格,记 1 学分。

2. 教学及社会实践

在第二学年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为本科学生上 20 学时的休闲体育教学实践课, 由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责为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情况进行考核,或到休闲体育经营管理单位实习不少于 6 周,由实习单位考核, 考核合格后记 1 学分。

除此之外硕士研究生还应积极配合导师参加本科课程若干章节的讲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协助主讲教师 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习题课讲授;指导试验设计、实验报告或组织课堂讨论等活动。同时还要深入社会进行各种 社会实践活动。如:教学实践、教育实习、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时间为 4-6 周, 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后需要经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备案。

四、课程学习 (一)课程设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b6d2147a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