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23-04-22 07:32: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欢迎阅读!
儒家,中国,思想,影响,文学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的论文,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借鉴哦!

摘要:文学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概念,文学自起源起,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心理的重要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反映着思想,而思想反过来哺育着文学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它虽然比文学产生晚,但它对中国文学发展以及成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中无不体现着儒家仁、义、礼、治的思想,无论是唐韩愈领导的儒学 古运动 ,还是现代 国学 教育的火热进行,都可见儒学思想在几千年的浮浮沉沉中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下来。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了解儒家思想对于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围绕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深刻地揭示出儒家思想不仅是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更是 文学立根

关键词:文学;儒家;政治;忧患意识;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 兴、观、群、怨 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我们应知道的是, 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 理性化 原先的神变成了 原先 英雄 变成 帝王将相 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

1 、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

《论语 子张》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 学而时习之 后应关心国家政事。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 入世 的思想,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 文以载道 以明道 作文害道 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 六义 美刺 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诗大序》有云: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


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这一段不仅对诗、歌、情、志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释,而且充分肯定了诗对于国家政治、社会教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关于诗的 美刺 作用,我们可以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 变风 变雅 作矣 这句话中受到启发。

无论是 美与刺 还是一系列爱国诗歌的产生发展,都受到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体现 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 的主张。关心政治,崇尚现实,注重作品的讽刺性,教化性和教育意义,促使我国古代作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在当今社会, 文学为政治服务 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与质疑,而文学作品如何在这种反对质疑声中发展,繁荣,开辟一条新路才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 、中庸之道

《论语 先进》中记载: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孔子是很崇尚中庸之道的,他认为 中庸之为德也 中庸 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哪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哪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中庸之道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绝大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中国人讲究 中庸 中庸 更是促使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作品呈现含蓄、内敛的倾向,作家们似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强烈的情感不致一泻千里地抒发。像《论语 八佾》中孔子就赞扬《关雎》是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平衡,没有过度的快乐或者悲伤。男子对自己心爱的`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时,只是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并没有过于强烈的哀伤,这应该就是 而不伤 但当男子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是也仅仅是 锺鼓乐之 琴瑟友之 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欣喜若狂的表现,这应该便是 乐而不淫 。此外。孔子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也是强调凡是诗都要具有中庸之道,要使人的思想中正无邪。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朴实、含蓄、委婉的特征,多是 怨而不怒,婉而多讽 的效果。就拿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原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

这是李清照五十三岁时避难金华所作,当时的她面对着家破人亡,丈夫死去,孤苦无依。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何等的悲伤。词的首句写狂风花尽,一片凄凉,但作者却没有从正面描写风之残暴,花落狼藉,而是极为含蓄地用 风住尘香 四字来点出春光一去不复返的哀愁。词的下片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句更是极其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愁绪,让哀愁有了重量,这种含蓄反而将作者的哀伤之感扩大化了,算得上 哀而不伤 的中庸之道好的典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ca7e28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