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雨钓麦黄丁

2023-02-14 10: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雨钓麦黄丁》,欢迎阅读!
麦黄,散文

散文:雨钓麦黄丁

李子胜



我喜欢到一条给百里滩盐场和混养汪子输送海水的大海沟边钓梭鱼。 这条海沟沟面宽阔,水深处有两三米,绵延十几公里长。海沟就像是百里盐滩的大动脉,与无数条小的沟渠相连,连通很多晒盐用的蒸发池、沉淀池,以及用于养殖鱼虾海蜇的混养汪子。随着大海涨潮,海水漫灌,海沟里的水位势不可挡地抬升,海沟里涨满的海水就输送到了相对低洼的池子和大汪子。

没有海水的定时更新,混养汪子里的鱼虾很难长得茁壮肥美。尤其是靠脱皮才能生长的对虾,更需要新鲜海水或者雨水的刺激,才能多次脱壳成长,才能从暮春的不足葵花籽大的小虾苗,长到秋后的一奓长的大虾钱儿。有了大海的慷慨补给,海沟堤埝的保护,海沟里的水很肥,微小的麻虾可以把水面染成灰白色,小白虾密密麻麻,不时地踩着水面蹦跳几下,喜欢聚群的梭鱼,会翻起一片混乱的水花,因为太过拥挤,有的梭鱼会跳出水面,鱼鳞在阳光下闪耀,刺激垂钓者的眼睛,百里滩人不识其美味的跳跳鱼也在海沟边觅食。加之海沟堤埝宽大结实,钓鱼时可以撑一柄遮阳伞,坐一只小马扎;海风从水面吹来,虽然卤气闷重,却也有一点凉爽,手把不锈钢的保温茶杯与专门拍梭鱼的钓竿,品茶钓鱼两不误——这里真是悠闲自在又能给人收获惊喜的理想垂钓之所。

夏至时节,小麦黄,梭鱼肥。此时的梭鱼,一肚子油脂,十分鲜肥,百里滩人把一斤大的梭鱼叫一丁,二斤的梭鱼叫二丁,此季节的梭鱼则叫“麦黄丁”。麦黄丁是烹制百里滩传统美食八大馇之馇梭鱼的上好鱼材。

钓鱼者喜欢用一种叫做拍竿的鱼竿“啪啪啪”拍钓上层水面梭鱼。用传统钓竿钓水体底层的海鲇鱼还是不是时候,因为此时刚孵化不久的海鲇鱼只有小手指那么长,尚未成年。

也不知道谁发现了梭鱼爱热闹不怕激烈刺激的鱼性。垂钓这种鱼,单打独斗不行,最好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密集在一段堤埝上,间隔不要太远,每个人都奋力把提起的鱼漂拍在水面上,发出的“啪啪”声越脆响,说明手法越老道。梭鱼就在这此起彼伏的“啪啪啪”中,聚集围拢,然后抢食鱼饵,梭鱼张口吃食,叫做“给口儿”,只要梭鱼开始给口儿,钓鱼者也不管是否“黑漂”了,鱼漂有点动静就拽鱼竿,一条条梭鱼就不间断地被甩出水面。达到“连杆”阶段,是每个钓鱼者最开心最过瘾的时刻。垂钓的乐趣就是提起鱼竿时,感觉水下面有鱼上钩时的沉重抖动,这种手感会给人内心极大的快乐,类似踢足球时射门进球的一刹那,又短暂又美妙。因为这种快乐感觉很短暂,钓鱼者就不断挥杆,重复体验这样的感觉。乐此不疲,如同踢足球追求更多的得分一样。

每次垂钓,我都能有不少鱼获,鱼多得连亲朋好友都不好意再送了,就自己劝自己,就还是歇两天吧,别去钓鱼了。但是,钓鱼的心瘾在每天清晨醒来之后迅速苏醒,很快压倒了昨天晚上做出的“明天不去钓鱼了”的决定,这情态很像冬天炉子里的煤火,虽然被睡眠封住,但是依然很容易被唤醒,很快就能进入热烈燃烧的状态。所以,阴雨天是垂钓路上很容易跨越的一条拦路小溪。霏霏细雨只是增加了垂钓时的别样的乐趣而已。

当然,对于钓者,雨和风都是他们不喜欢的,但是风和雨都拦不住走在钓鱼路上的坚定心情。比较起来,雨还是尚能忍受的。大风中,鱼竿如弓箭一样难以引发,挥舞。大风鼓动的水浪,跌宕起伏,鱼儿咬钩的信息被彻底搅乱,与波浪一起剧烈浮沉。而雨并不毁灭垂钓的乐趣,只是让垂钓变得湿淋淋的。

我有过多次的雨钓经历,最近这次就是在海沟边拍梭鱼。那天的雨已经下了很久,雨水把干燥的堤埝淋透了,鞋底踩在堤埝上,人根本稳不住,脚底下不停地滑行,鞋底很快粘满了泥巴,走路时,不仅得高抬脚,还得颤微着身子,舞动起胳膊,以保持平衡。选个钓点稳


住了,放稳小马扎,整理好钓具,躲在雨衣里,听着雨水噼噼啪啪落在雨帽上,屋檐滴水一样地滑落在眼前。鱼竿上雨水淋漓,举起鱼竿时,雨水就可以流进袖口里,浸湿衣服。此时,比较麻烦的就是把沙蚕穿在鱼钩上,沙蚕本身就有粘液,此时更加滑溜,一不小心,鱼钩就刺进手指肚,手指肚上瞬间冒出一滴鲜红。

雨天也像个大筛子,水边筛留下的都是那些老渔翁。钓友们虽然不了解彼此,但是早就很熟悉了,我看到他们坚守在钓位上,雨水也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水面上的鱼漂,像一个爱玩耍的孩子,毫不厌倦地沐浴在天地之间,一点也不恋家。它的一牵一动,都扯动着我的心情。安静的心与鱼漂,与雨声,与看不见的鱼儿,不断地寻找着一丝灵犀,一丝共鸣。

更加泥泞不堪的小路,与不见变小的雨水,谢绝了一切骚扰,滴滴答答的天籁之音,隔绝了公路驶过的汽车声,使垂钓的心情更安静熨帖。这种天人合一,物我淡去的时刻,实在是浮生几十载难得的悠闲。很像暴雨袭来,坐在临窗的书桌边,打开一本有趣的书;也像大雪封门时,守着炉膛里的火苗,反刍人生美妙的记忆。

此时,梭鱼是否给口儿,已经不那么重要。但每次有鱼上钩,都会在安静的水面上留下生动的波痕,在我心里再次滑过那永远迷恋的快乐感觉。

除了真正的钓者,谁能在雨中凝视鱼漂几个小时而不厌倦呢。

带着雨水,泥浆,梭鱼,回到家,辘辘饥肠早就对鱼香充满期待了。

被雨水洗干净的梭鱼几乎都是净肠,鱼肠去掉苦胆,与梭鱼一起炖,非常香。这种在海沟里生长的梭鱼,因为海沟里丰富的饵料,个个膘肥体壮,身体圆滚滚。有些人以为只要是混养大汪子里的“港梭鱼”就一定好吃,其实未必。海沟里的梭鱼,才是烹制馇鱼的最好食材。馇梭鱼时如果配上散发着咸香的腌芥菜老卤,鱼肉会更紧实。慢火焅汤,把鱼骨焅酥软,这样馇出来的梭鱼,就是极品。这种骨酥肉紧的馇梭鱼,是百里滩人千年以来一直迷恋的美食。

雨水洗净着心空,在袅袅升起的鱼香里,内心比天空更早放晴。辛苦增加了,得到的快乐也会被心情放大。

我为自己的钓鱼爱好写过一首打油诗:

信知钓鱼好,不误夏秋闲。驱车买沙蚕,跨步下堤埝。风紧鱼竿斜,雨劲归路难。寄情烟波里,檐鱼忽成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d2de8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