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

2023-03-12 08:2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欢迎阅读!
心理分析,性格,人物

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

程小君

【期刊名称】《黄梅戏艺术 【年(),期】2013(000)004 【总页数】1(P31) 【作 者】程小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

根据戏剧大师曹禺话剧《雷雨》改编的五场黄梅戏《雷雨》,以非同寻常的改编,全新别样的演绎,引起了业内业外的关注。带着未知的忐忑,我走进了《雷雨》,走进了剧中人物“四凤”的创作过程。“四凤”,作为贯穿《雷雨》全剧的重要人物,她关联着剧情延伸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

《雷雨》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他的悲剧因素,“四凤”的悲剧性尤为让人心痛。不伦之恋让她从幸福快乐到坠入深渊,直至真相大白无法面对现实而最终死亡。“四凤”与剧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她性格和心理上的凸显,这也是完成这个人物创作的重要前提。四凤与生俱来的自卑胆小,源于她出生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对男女爱情好奇向往的朦胧意识。一个侍女,一个少爷,注定了四凤与周萍的“爱情”只能偷偷摸摸进行,而正是这种隐藏的“恋爱”关系,却又焕发出四凤的青春朝气,从而使她以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跃然剧中。四凤与男主人公周萍之间的爱情虽然是不允许的,但却又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四凤和周萍毫不知情,


俩人虽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却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四凤与繁漪二人之间的矛盾紧紧围绕着周萍展开。四凤并不知道周家错综复杂的关系会因为自己和大少爷周萍的爱情即将发生无法预料的结果,这就为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埋下了伏笔。相形之下,繁漪阴暗复杂的心理层面更加衬托出四凤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物性格魅力。即,繁漪是黑暗的,四凤是光明的。在两个女人围绕一个男人所展开的对手戏中,除了戏曲专业手段的创造运用,很多表现是潜在的,无声的。《雷雨》虽然由话剧变为戏曲,但我并不把四凤看做一个完全依靠唱念做戏曲程式制造出来的人物。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物的具体性,生动性,可感性,这是形象的外貌。第二是人物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这是形象的内涵,形象的内涵就是人物性格和心理。四凤这个人物的具体性在于她只是个侍女佣人,因为大少爷周萍主动爱上了她,让她陷入无法自拔的情网。生动性表现在四凤因为爱情带来她少女情怀的本真绽放,无可救药爱上了周萍。可感性源于四凤与周萍的爱情犹如即将爆炸的火药桶,会把所有人炸得支离破碎,却又令观众揪心紧张和同情怜悯。其次,四凤这个人物如何树立,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给她带来的性格和心理特质。主观世界源于四凤和周萍相爱了,虽然彼此不知道存在着血缘关系,客观世界在于四凤无从知道这场不伦之恋中潜藏的巨大危险。

黄梅戏《雷雨》的人物表现手法,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现代戏曲化的概念。这是针对该剧从剧本到表演的写意精神,以及它外部诗、歌、舞的节奏和韵律。剧中,四凤与周萍的幽会场景最能表达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四凤对于周萍的爱,是恐惧刺激和欲罢不能的心理作祟。如果单纯侧重于戏曲表演的程式化来进行表现,会让演员表演还有观众欣赏心理上产生说不上来的别扭感。因为这个时候的四凤,需要向观众传递的是人物心理面,而不是人物唱念的美感。四凤的人物性格和心理随境而行,随情而变,甚至带有话剧,影视的表演形式在内。四凤与周萍的幽会是甜蜜的,忘我的,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此时的四凤徜徉在自己的幸福世界中,是性格和心灵


的宣泄释放。可是这种幽会又带着警惕感,因为四凤害怕有任何的动静,害怕被人偷窥,所以又带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正是这种性格心理的导向,让她就像一只随时都会受到惊吓的小鸟儿那般让人怜惜。这种性格和心理表达,才是剧情和人物的实质内涵所在,更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所处的背景和环境。至于戏曲表演手段,是与之相辅相成的契合相融。就是说,不是为了唱而唱,不是为了做而做,一切戏曲舞台表现元素都是受制于四凤的性格和心理,继而流畅自如地展开。黄梅戏《雷雨》中,四凤的人物美学建立在这个人物经历的人和事所激发出来的自然反应上,催生出四凤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特质。

戏曲表演是一种主动、直观而涵义深刻的活生生的表演艺术。它既以剧作文学为基础,又依照自己的规律对剧作文学发挥再创造的艺术功能。戏曲表演艺术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它的美感渗透于戏曲表演的全部肌体,戏曲演员要做到创造性地塑造角色,就要对它的的艺术品质,人物理解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把握。通过黄梅戏《雷雨》中“四凤”这个人物的演出实践,给我带来的感受是,在戏曲表演上,实践创造有待于理论指导,而理论的发现则有赖于实践,这更是戏曲演员提高表演水平的出发点。不同的演员在创作新的舞台人物形象时,都有着各自心得感受,比如程式技术化运用方面的体会,唱腔塑造人物的感受等等,这都可以根据个人自身条件所定,也都是成立的,因为每个演员对人物的理解不同。而“四凤”这个人物给我的创造依据和支撑,则是来源于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e169d8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